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檢察官同市婦聯工作人員、春蕾安全員共同查看困境兒童建檔觀護情況。
核心提示
未成年人如春起之苗,只有悉心呵護才能欣欣向榮。
何為困境兒童?是指由于兒童自身、家庭和外界等原因陷入困境,需要予以幫助或保障的兒童,包括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殘疾兒童、監護缺失的留守兒童等。目前,福建有孤兒1897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6萬人、留守兒童3.5萬人、流動兒童69.4萬人。在兒童福利工作從兜底型向普惠型轉變的當下,困境兒童的主要困難已經從物質問題轉為心理問題。
自2023年7月起,福建已連續3年提高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2024年,全國婦聯、福建省婦聯一同啟動實施“愛心媽媽 點亮未來”——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在漳州,當地正積極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困境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在全國首創推廣“春蕾安全員”機制并成立未成年人檢察“水仙花”團隊,結合“愛心媽媽”“歸航計劃”等推動各方力量協同發力,通過愛心志愿者結對陪伴、司法保護、心理健康關懷等方式,用愛與責任托起困境兒童成長的希望。
東南網8月27日報道(福建日報見習記者 張子言)
親情陪伴,撐起溫暖童年
又是一年暑假。漳州市平和縣山格中心小學教師黃冰心得了空,一早便從家中出發,上門探訪陪伴自己的“孩子們”。
“墻上貼滿了獎狀,但屋子里堆滿了垃圾,走進去都邁不開腿?!被貞浧饍赡昵暗谝淮稳ダЬ硟和∠布姨皆L時的情景,黃冰心聲音哽咽,“孩子連一張書桌、一把椅子都沒有?!?/p>
堆滿垃圾的家中常年彌漫著酸腐難聞的氣味,但在與小喜相依為命的父親眼中,這些垃圾都是“傳家寶”。之前,小喜居住地的村干部也來家里探訪過,幾番勸說都不管用。
在黃冰心和志愿者三番五次上門軟磨硬泡、斗智斗勇下,小喜父親終于同意讓他們“收購”一部分廢棄品和雜物。
一番苦干,運走4大車垃圾,搭頂棚,置辦家具……大伙兒忙活了兩個周末,小喜家終于敞亮了,她也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床和書桌。
黃冰心和志愿者的付出遠不只“來一趟”“扶一把”,在長期的陪伴中,小喜漸漸變得樂觀開朗起來,每到“媽媽”來探望自己的日子,小喜都會去村口守著,遠遠看到黃冰心,便一路小跑撞進她的懷里。
自去年全國婦聯、福建省婦聯一同啟動實施“愛心媽媽 點亮未來”——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以來,漳州市各級婦聯干部示范帶頭,廣大婦聯執委、巾幗志愿者、三八紅旗手等踴躍加入。漳州市婦聯累計面向全市招募“愛心媽媽”3043名,結對幫扶2421名困境兒童,實現對重點關注兒童結對關愛100%動態全覆蓋;在11個縣(市、區)建立愛心媽媽驛站,在全省率先實現驛站縣區全覆蓋。
在平和縣,來自各行各業的愛心人士以及大學生共同組成了一支700多人的愛心隊伍——平和縣愛心助學志愿者協會。自2017年8月成立以來,他們奔走于平和的山水間,了解困難學生的家庭情況,為他們與愛心資助搭建橋梁,累計幫助301名學子,對接完成助學資金超過546萬元。
2024年的一天,鄰居吳先生突然敲開了黃冰心的家門。
40歲的他過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因為做零工四處跑,吳先生經常聽到關于“愛心媽媽”的一些事跡,也曾數次目睹志愿者上門陪伴困境兒童。吳先生思來想去,覺得“把錢用來幫助這些孩子完成學業才更有意義,考上大學能改變他們的人生”。
在平和縣愛心助學志愿者協會入戶走訪核實情況后,吳先生以每月500元的金額資助一名高三困難學生小李完成了高中學業。前不久,小李收到了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同小李一樣,閩南師范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的學生小楊,在高中期間曾經得到過愛心人士的資助。順利升學后,他主動加入平和縣愛心助學志愿者協會。兩年多來,他持續參與受助學生跟蹤及資料整理工作。
“我曾經也是受助學生,對他們的所想所需更加感同身受?!毙钫f,“結合我的專業知識,再加上年齡相近,我更容易和孩子們溝通?!?/p>
在七彩假期志愿服務活動中,小楊擔任了一個月支教班主任,與留守兒童朝夕相處。“因為曾經被愛照亮,所以更愿成為別人的光。”每次入戶陪伴告別之時,小楊都會對受助學生說:“一起加油!”
這樣的愛心接力并非個例,如今,“助學協會大學生志愿者”群已發展到300多人。其中,不僅有一批批受助學子成長為骨干力量,也有不少來自各地想要奉獻愛心而加入的大學生。
自2021年7月《福建省教育廳關于組織開展“向陽花開”助學幫扶行動的通知》下發后,福建在全國率先開展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為對象、以“學業幫扶、情感幫扶、經濟幫扶”為內容的“向陽花開”結對助學幫扶行動,讓孩子們在浸潤中拔節孕穗、于無聲處向陽而開。
多方聯手,呵護花朵成長
未成年人是春天含苞待放的花蕾,以漳州市花“水仙花”命名的漳州市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團隊,成員就像水仙花的花瓣,用柔情與正義守護未成年人這一“花蕊”,聯通各方保護力量,行走在“護蕾”的道路上。
小黃因一起案件接連失去親人,突遭家庭變故的她成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待旁人來“縫補”她被生活磨破的童年。
當地檢察院認為,小黃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并報請省檢察院、市檢察院開展聯合救助工作。最終,三級檢察院共同向小黃發放司法救助金10萬元。
“經濟幫扶僅僅是基礎,我們還需要做好司法救助的‘后半篇文章’。”漳州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水仙花”團隊負責人沈肇瑾說。
發現、認定、落實……看似只需要簡單的三步,但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并非易事。
在司法救助金的幫助外,漳州市檢察院還聯合縣民政局、當地村委會,為小黃確定監護人選,并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體系。在發現小黃因案件產生的心理困境后,又委托專業心理疏導機構為她制定有針對性的疏導方案。
據沈肇瑾介紹,由于種種原因,“發現難”“發現晚”一直是司法人員在辦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時的痛點。
如何主動獲取線索,盡早阻斷侵害,盡力避免悲劇發生?
2016年,漳州市檢察院“水仙花”團隊聯合漳州市婦聯等單位,在全國首創“春蕾安全員”機制。從最初專注于發現性侵案件線索,到如今同時關注案外未成年人保護,隨著該機制的功能不斷拓展,未成年人的保護網愈發細密。
在不斷的摸索中,“春蕾安全員”機制將漳州市困境兒童的安全隱患由低至高分為“環境安全”“環境關注”“環境危險”三個等級,變“被動受案”為“上門問案”,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涉未成年人犯罪。
為把“救助站”設置在未成年人觸手可及的地方,2020年,漳州市檢察院聯合市教育局、團市委在全市學校設立900多個校園實體“青春護航信箱”,同步開通線上信箱,收集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線索,并成立以團委書記、輔導員為主體的校園安全員隊伍,專責管理信箱。截至去年,已收到投遞信息400余條,其中涉及未成年人被侵害、校園欺凌、心理咨詢等線索64條,7條線索已由公安機關立案。
近年來,在檢察機關依法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時,漳州市正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和涉罪行為及時進行干預和矯治,在“一放了之”與“判處刑罰”之間建立保護處分制度,點亮迷途少年“回家”的燈塔。
2023年,福建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工作的實施辦法》,對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提出具體指導性意見。
2024年8月,漳州市第十六中學啟用,該校是漳州市第一所專門學校,用于“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進行專門教育”。除了開展矯治教育和教學教育,學校還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有些孩子受到了家庭角色缺位的影響,孩子、家長、學校三方的坦誠合作很重要,只有詳盡把握情況,對癥下藥,才能讓孩子重歸正途?!闭闹菔械谑袑W副校長王國雄說。
為此,第十六中學的老師常常與孩子進行一對一的長談。起初,有說謊的孩子,更有隱瞞的家長。一年以來,1000多次推心置腹的對話,慢慢卸下了孩子的心防,取得了家長的配合。
伴隨著鼓點,一條金色長龍在第十六中學的操場翻騰起舞。這支由專門教育學生組成的舞龍隊,拉開了“青春接力·守護少年的你”家長開放日的序幕。
“家庭教育”是這場活動最突出的主題,近50個特殊家庭見證了迷途少年的成長。家長提出家庭親情困境,檢察官、律師、司法社工、教師、團干部與家長面對面圍坐,結合實務經驗分別開出解決問題的“良方”。
“每個孩子面臨的困境各不相同,要解決這些‘疑難雜癥’,就需要各職能部門協同發力。”沈肇瑾說,“我們希望通過融合司法、社區、家庭、社工等多方力量,引導修復親子關系,增強未成年人正向內生動力,為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p>
合力托舉,傾注心理關懷
為困境兒童營造安全無虞、生活無憂、充滿關愛、健康發展的成長環境,是家庭、政府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在肯定困境兒童福利保障水平持續提升的同時,指出“在公共服務供給、心理健康關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
2023年6月,漳州市婦聯與漳州城市職業學院共同成立漳州市家庭教育融合發展中心,依托“心葵”心理服務志愿團隊,實施“心葵向陽計劃”,重點關愛兒童心理健康。
這支志愿團隊由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師生組成,他們下沉學校和社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引導未成年人敞開心扉,幫助他們解決成長的煩惱。同時,依托學校心理咨詢室,聚焦困境兒童,及時掌握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實際需求,制定“一人一策”幫扶方案。2023年以來,通過“心葵向陽計劃”,累計對上萬名兒童進行科學評估,為3511名兒童提供常態化心理疏導服務。
“在物質條件有所保障的情況下,缺失家庭的陪伴以及難以與同伴形成健康的人際關系,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重要成因?!薄靶目毙睦矸罩驹笀F隊負責人說,“早期出現的心理問題往往很難被發現,直到出現明顯的狀況,家長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p>
“關懷困境兒童的心理健康更加需要注重方式方法?!遍}南師范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院長陳順森認為,愛心志愿者和工作人員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學習掌握家庭教育和兒童心理健康的知識技能,才能更好地提供有針對性的親情陪伴、家教指導和心理慰藉等關愛服務。
“保障困境兒童心理健康成長,僅靠學校教育遠遠不夠,更需要全社會努力?!蓖鯂郾硎?“畢業的學生里有的轉化成效顯著,有的回到從前的環境又重新沾染不良習氣?!?/p>
“家校社”擰成一股繩,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陽”。
在漳州市長泰區的坂里鄉、林墩辦事處、陳巷鎮和武安鎮等地,通過趣味活動、探訪陪伴、學業輔導、心理關懷等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一股由政府、專業社工機構、社區及社會各界共同匯聚的暖流,正為200多名困境兒童的成長注入希望與力量。
“將社會工作的服務關口前移,全程覆蓋,才能有效防治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闭闹菔形鐣ぷ鞑扛辈块L林進財說,“要建立常態化、細致化、多樣化的陪伴和關懷機制,還需要更多、更專業的社會工作者和愛心人士參與其中?!?/p>
今年2月,省民政廳會同省教育廳、省衛健委、團省委、省婦聯下發《關于加強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的通知》,著力加強心理健康關愛,促進困境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接下來,省民政廳還將持續深入開展“福蕾行動計劃”,今年繼續下撥專項補助資金2000萬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困境兒童提供心理輔導、親情陪護、結對幫扶等關愛服務。
(文中未成年人均為化名)
記者手記
匯聚微光暖童心
福建日報見習記者 張子言
“用行動來影響身邊的人?!笔恰皭坌膵寢尅秉S冰心在采訪中反復提及的一句話。
困境兒童的成長牽動著全社會的心。在漳州,無數普通人正以微小卻堅定的力量,為困境兒童點亮前行的燈。有受過幫助又轉身投入愛心事業的學生,有與迷途少年推心置腹的專門學校老師,還有關注和研究困境兒童心理問題的專家……微光成炬,來自社會各界的力量,正撐起一把寬大而細密的“保護傘”。
困境兒童最缺的是愛與陪伴。愛,不僅需要溫度,更呼喚專業。
困境兒童的需求多元且迫切,然而,許多孩子的問題隱蔽而復雜,對他們的關懷不能僅靠善意。要讓呵護希望和自信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大水漫灌”式的潑灑和“一陣風”式的走訪都不可取。只有讓每一筆善款、每一份愛心都精準回應孩子們的所需所盼,讓寂寞的花朵感受四季如春的溫暖,才能真正守護他們向陽生長。
校園安全員定期查看“青春護航信箱”。
長泰區志愿者入戶陪伴困境兒童。
臺胞“愛心媽媽”為留守兒童送上入秋的第一杯“專屬”奶茶。
長泰區志愿者陪伴困境兒童做手工。
漳州市第十六中學“青春接力·守護少年的你”家長開放日,學生在表演舞龍。
春蕾安全員上漁排走訪、摸排困境兒童生活情況。
(本版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