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學子們參觀登第樓耕讀文化館。春美鄉 供圖
近日,在德化縣春美鄉登第樓耕讀文化館和世德堂家風家訓館接連舉辦兩場獎學助學儀式,60余名優秀學子和困難學生接受獎教助學,在傳承耕讀文化、感悟家風家訓的氛圍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文明洗禮。
現場為優秀人才和學子頒發獎項,激勵他們傳承家風家訓。儀式以萱草(母親花)為引,從其承載游子眷戀,講到象征母愛的傳統寓意;從蘇履吉守孝奉親的感人事跡,延伸至賡續“耕讀傳家”的優良家風,生動闡釋了“以孝立身”的價值內涵。活動還特別安排學子們漫步萱草花田,親手采擷象征母愛的花朵,并在“我與母親花”主題合影中留下張張真摯笑顏,讓“感恩與奉獻”的種子深植心間。
在登第樓耕讀文化館,“蘇履吉重教興文事跡墻”吸引了學子們的目光。講解員生動講述清代先賢蘇履吉捐俸興學、孝老愛親的故事,“耕讀傳家”的祖訓傳承典故,讓學子們駐足深思。“蘇履吉的故事讓我深受觸動,原來‘耕讀’不只是要讀書和勞作,更要像先賢那樣守孝悌、明事理。”剛領到獎學金的學子蘇彥熙說。
學子們參觀世德堂家風家訓館。春美鄉 供圖
在世德堂家風家訓館,“忠孝廉潔”匾額高懸,蘇氏一族“以禮義廉恥為立身行己之原”的家訓通過豐富圖文詳實呈現。蘇彩菊帶著孩子認真品讀每一條家訓,不時交流感悟:“先輩們以耕讀立身、憑家風傳家,這些才是我們應該傳承的真正財富。”
活動現場設置移風易俗宣傳角,志愿者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結合典型案例普及移風易俗知識,倡導學子們帶動家庭摒棄鋪張浪費、攀比炫富等陋習,推動“崇學向善、勤儉持家”的家風家訓蔚然成風。“過去總覺得考上大學要擺酒慶祝才風光,今天聽了家風故事,才明白真正的‘面子’是孩子懂得感恩、學會擔當。”村民老蘇的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此次系列活動“獎學+講解+互動”的形式,將耕讀文化、家風家訓轉化為生動教材,不僅弘揚了重教尚學之風,更引導群眾從傳統美德中汲取精神力量。
現場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春美鄉 供圖
近年來,春美鄉堅持以文化育人、以文明興鄉,不斷拓展文明實踐的內涵與外延。依托登第樓、世德堂、孝廉教育基地等文化陣地,持續深挖蘇履吉文化、耕讀文化資源富礦,通過開展獎優助學、孝廉宣講、鄉村故事會等系列活動,將“耕讀傳家、孝廉立身”的傳統美德融入“文明村鎮”“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創建活動,有效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泉州文明網 德化縣委文明辦 溫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