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璀璨丹詔 黃甘泉 攝
東南網8月29日報道(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李妙珠 通訊員 楊宇煌)
作為我省“南大門”,漳州市詔安縣立足區位優勢,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暢通要素流動,做強縣域經濟,深耕鄉風文明,持續繪就美美與共的城鄉融合新畫卷。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26元,同比增長6.5%,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30元,同比增長6.7%。
當前,詔安正處于全面轉型升級、戰略機遇疊加的關鍵時期。詔安縣委書記李亞容表示,將深化新時代山海協作,立足詔安資源稟賦,持續深入實施“工業強縣、山海興縣、文旅名縣、富美新城”,有效激發縣域發展活力,推動區域布局協調、產業結構優化、城鄉發展融合、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加快建設新興工貿港口城市,為全省、全市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共同富裕貢獻詔安力量。
培優做強縣域經濟
在詔安縣西山農場,陽光灑在千畝蝦池上,數萬塊光伏板排列整齊,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光伏板下,南美白對蝦歡快暢游。作為我省首個并網且全容量投運的柔性支架漁光互補示范項目,大唐集團詔安西山44MW、10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創新采用柔性支架技術,通過“水上發電、水下養殖”的立體開發模式,實現清潔能源開發與生態漁業養殖的雙贏。項目預計年均發電24572萬千瓦時,每年節約標煤7.41萬噸。
在詔安四都鎮龜山山腰上,一座座肉牛養殖鋼鐵大棚拔地而起。這是詔安南方肉牛集散中心項目之一,總投資4.75億元的肉牛育肥場(一期)項目,計劃建設9個單元,設計暫存肉牛1.31萬頭。目前項目已完工并有4家企業簽約入駐5個單元。
此外,詔安還規劃了肉牛集散核心區、肉牛屠宰加工與冷鏈物流配送區、牛副產品再利用加工區、飼草料生產加工區、生物有機肥加工區,將構建從育肥、屠宰、冷鏈配送到餐桌的全鏈條體系。南方肉牛集散中心建成后,預計年交易量將突破60萬頭,帶動全產業鏈產值達165億元。
唱響“山海經”協奏“共富曲”。地處閩粵交界處的詔安,擁有多區疊加優勢,積極搶抓中菲“兩國雙園”、軍民融合發展、區域經濟協作等戰略機遇,發力交通、能源、物流樞紐建設,加快構建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體系。
在廈門港詔安港區1號、2號泊位工程項目現場,機械轟鳴,工人正搶抓晴好天氣,加快項目部、預制場站、混凝土拌和站建設,為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做好準備。該項目作為省重點項目,擬建3.5萬噸級通用泊位2個,設計年貨物通過能力310萬噸。
一子落地,滿盤皆活。詔安堅持“一盤棋”規劃,立足港區建設,統籌推進漳汕高鐵詔安段及南站、沈海高速擴容、疏港公路、港口鐵路專用線以及鐵路綜合物流基地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以及物流集散中心、閩粵經濟合作區物流中心等,全力打造漳州南部重要交通物流節點。同時,加快培育糧油肉加工、臨港經濟等特色產業,為區域發展積蓄新動能。
“通過交通、能源和物流樞紐建設,我們正著力構建‘港口-物流-產業-城市’聯動發展的新興工貿港口城市新格局,讓樞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業動能和經濟增量,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撐?!痹t安縣發改局局長林惠娜說。
市場運作盤活資源
凌晨3點,橋園市場燈火通明,商戶們迅速將來自詔安灣的各類海鮮按規格分揀、稱重、裝車。部分海鮮快速進入縣城早市,滿足當地居民的需求;另一部分則裝入冷鏈物流車,發往汕頭、廈門、福州及浙江等地。
橋園村地處城鄉接合部,距離城關不過一橋之隔。上世紀80年代,橋園村抓住機遇,建設了橋園市場,從事海產品、農副產品零售和批發。歷經30多年發展,市場面積1.2萬平方米,并配套冷凍廠、停車場等基礎設施,成為我省規模最大的村級海產品批發市場。
2023年,為提升市場經營效益,詔安縣通過定底價、定年限、定程序、定約束條款及全過程監督的“四定一督”機制,指導橋園村對市場的近200個固定攤位進行規范發包?!耙郧?市場的經營模式比較粗放,通過統一投招標,確保群眾公平競爭。當年年租金收入900多萬元,推動村集體經濟收入由原先的400萬元提升到1320萬元,成為全縣首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千萬元的村。”橋園村黨委書記林輝生說。
橋園市場不僅成為村集體經濟壯大的“聚寶盆”,更直接帶動了大部分村民增收致富?!巴疽惶炜射N售5萬多元。”11年前,林文乾返鄉創業,從事海產品收購和銷售。他不僅在市場租賃檔口,還通過電商平臺將家鄉海鮮銷往全國。
隨著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增加,橋園村加大人居環境整治,修建口袋公園,著力改善民生,村民的醫保費全部由村集體資金支付,讓村民共享發展紅利。“今年我們計劃投資600多萬元,實施改造路燈和污水管網、建設文化中心等民生項目,解決村里活動場所不足、設施老舊等民生痛點。”林輝生說。
橋園市場活力的迸發,正是詔安縣將改革的觸角深入鄉村,盤活沉睡資源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詔安通過“四定一督”機制,以市場化手段打破城鄉壁壘,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提質增效,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幅增長。截至目前,詔安督促指導規范發包1043宗,帶動村集體增收3.21億元。
城鄉融合,詔安的探索與創新一直在進行。近年來,詔安縣在全省率先實施二級市場化配置,通過清理整治和規劃17.98萬畝養殖水域,由國企摘牌、統一辦證完成一級市場化配置后,再公開競標給漁民,進行二級市場化配置。此舉既規范了海域養殖,又促進了深遠海養殖的發展。目前,已完成44宗海域競租拍賣,共收取租金1.5億元;招引6宗約2.5萬畝深水養殖項目。
詔安依山傍海,廣袤農村蘊藏著豐饒的土地與海域資源。通過機制創新與資源整合的雙輪驅動,推動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高效融通,為城鄉協同發展釋放強勁的內生動能。
文明新風遍鄉村
步入四都鎮西梧村,媽祖文化園內、村道兩旁,一幅幅以婚育文化、道德楷模、賢媳孝婦故事為主題的宣傳圖文生動有趣,隨處可見。
西梧村是典型的濱海漁村,10多年來,憑借“初心、愛心、公心、恒心、決心”五心工作法,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產業,從后進村變身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基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零元增至408萬元。
村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始終不忘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今年7月1日,西梧村第四屆表彰大會舉辦,共表彰道德楷模、賢媳孝婦及文明衛生戶19人(戶)。此類評選表彰活動,西梧村每三年定期舉辦一次,推動評優評先常態化,以典型引領帶動鄉風文明。截至目前,共表彰各類先進80人(戶)。
村里成立獎學獎教促進會,對優秀小學教師、中高考優秀學子及博士等進行獎勵;舉辦民俗展演、開蠔擂臺賽等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修訂《村規民約》,推行“積分制”,以紅黑榜深化鄉風文明實踐……今年5月,西梧村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村里曾民風彪悍,鮮有孩子考上大學。如今我們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從娃娃抓起,不僅年年涌現大學生,更有人考入北京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重點院校,還創造了連續11年‘零上訪’的鄉村和諧景象?!蔽魑啻妩h委書記吳志雄說。
共同富裕既體現在物質層面,也彰顯于精神層面。詔安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著力打造一批文明鄉風建設品牌,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與認同感。
文化是滋養精神的沃土,也是提升著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徑。去年以來,詔安集結理論骨干、文化使者、身邊名嘴組建“大理包”宣講隊,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校園課堂、社區廣場等場所,通過主題宣講、電影藝術黨課、脫口秀等形式,打造了基層理論傳播新標桿。
從產業發展到鄉風文明,詔安正以昂揚奮進的姿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足的共同發展。
南方肉牛集散中心航拍。(資料圖片)
西梧村組織準大學生到村家風家訓館學習祖訓家規。(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