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位于建寧縣溪源鄉南大門的楚尾村,距建寧縣城區25千米。2022年以來,楚尾村在三明市鄉村振興促進會的掛鉤幫扶下,堅持把培育文明鄉風作為和美鄉村建設的有力舉措,統籌推進鄉村治理、產業提升、精神文明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走出一條村莊美、產業精、治理好、鄉風和、群眾富的和美鄉村發展新路徑。
該村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福建省森林村莊等榮譽稱號,2023年列入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會、基金會“百村千品”掛鉤村。
楚尾村
激發鄉村治理新效能
“人人有戒律、事事守規矩、處處作表率。”楚尾村黨支部書記聶建東說,在市、縣鄉村振興促進會的指導下,村里將移風易俗寫入村規民約,重點整治索取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傳統陋習,明確規定“彩禮不得超過13萬元,紅白事宴請不超過15桌,反對婚喪嫁娶搞攀比,限桌數(限每桌菜金)、限禮金”。
為了讓村規民約真正深入人心,楚尾村采取了多種宣傳方式。他們利用“居民夜談會”宣講政策、聽取意見、解決問題,還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黨群服務中心、微信群、朋友圈等平臺廣泛宣傳。如今,村規民約已經戶戶張貼、人人熟知、口口相傳、牢記內心、融入日常行為。
村規民約激發鄉村治理“新效能”。8月27日,楚尾村楚溪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熱鬧非凡,村干部正忙著更新“幸福積分考評表”,引得村民們爭相上前,查看各自積分。這一場景,正是楚尾村探索實施“黨員+農戶”幸福積分管理模式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楚尾村創新機制,以移風易俗、庭院衛生、村容村貌等為考核內容,推選包括黃宗明、李水根等在內8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模范,成立幸福積分協會,每月對村民進行評分。村民獲得的積分可以在“幸福積分超市”兌換領取同等價值的物品,違反村規民約的村民則相應扣除幸福積分。
制度實行之初,并非所有村民都立即接受。經過村干部耐心講解和示范,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積極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他們整改庭院衛生,規范農具擺放,不僅提升自家的居住環境,還能得到積分獎勵。老張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例子,一開始,他對這項制度不以為意,但在村干部的引導下,老張開始認真整改自家院子,并最終得到周邊村民和考評組的稱贊。
楚尾村村容村貌
塑造人居環境新風貌
紅頂白墻、道路整潔、路燈明亮……走進楚尾村,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讓人感受到這個村無限的發展活力。誰能想到,三年前,這里還是一個遍地附屬房、垃圾隨處亂扔、墻體五顏六色的村子。
“必須改變,我們從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改變村容村貌著手,要讓外地的游客慕名而來,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溪源鄉黨委書記謝淑萍說。
該村按照“先黨員后群眾、先主線后周邊、先自覺后聯動”的“三先三后”原則推進風貌管控提升,群眾出資率從30%提高到50%,實現拆違零補助、零上訪、零特例“三個零”。
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楚尾村先后完成房屋提升改造300余棟,拆除破舊附屬房400余處,面積約2萬平方米,動員群眾將拆除整治出的空地作為公共空間使用,完成3600平方米楚溪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和300平方米筍竹展示館建設,涵括百姓大舞臺、古樹園、兒童游樂區等公共設施,打造出整齊劃一的民房、美化綠化的農家庭院、宅間古道、河中戲水盤和幻影彩帶夜景燈光群,實現與村民共商整治方案、共享整治成果。
聶建東表示,楚尾村從以往的“臟亂差”蛻變為如今的“潔凈美”,歷時一年半,不僅完成了村莊環境整治,還實施了1.1千米的環村路“白改黑”,不斷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楚溪河畔漾碧波、文化公園話家常、實踐廣場歡笑多……眼下,舊貌換新顏的楚尾村,百姓安居樂業。
楚尾村村景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精品民宿、燒烤露營、漂流垂釣……眼下,在楚尾村,豐富多彩的業態,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前來打卡。
“村民變股民、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聶建東說,這些年,為了讓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實現雙增收,村里積極培育新增長點,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頭、村民自愿入股(每戶5000元),成立楚上堡文旅有限公司,預計每年可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村民戶均增收800元。
有了新業態,傳統產業還得穩住。市鄉村振興促進會領導多次深入楚尾村調研,強調要做好“土、特、產”文章,構建特色產業布局。
楚尾村立足煙葉、制種、筍竹三大基礎產業,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抓實煙葉生產基本盤,采取土地流轉、技術管理、大戶引領方式,提升煙葉質量和煙葉種植效益,2025年全村落實煙葉種植面積1750畝,預計實現煙稅返還26萬元,同時整村推進煙后制種。毛竹林面積1.2萬畝,現有筍竹制品加工企業、個體戶13家,年產值約8000萬元。
楚溪水酒制作工藝成為該村增收的另一個“法寶”。村里免費為村民提供釀酒材料,再給予每壇100元的釀酒報酬,然后將釀制完成的水酒放在楚溪水酒坊賣給外來游客,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接下來,我們將立足資源稟賦,進一步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通過舉辦‘親近自然,凝聚鄉情’楚尾村團建體驗活動,增加村里的人氣。同時,開展楚溪生態養殖和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走出一條具有楚尾特色的農、文、旅一體化發展道路。”謝淑萍說。(三明日報建寧記者站 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