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據8月22日文明風消息: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會在武夷山五夫鎮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38%的受訪者愿行朱子婚禮,86%的受訪女青年期待花轎迎親”,這一數據充分印證了朱子家禮中的婚禮仍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傳承“朱子婚禮”,弘揚優秀傳統婚俗文化,為移風易俗筑牢文化根基。朱熹在五夫鎮生活近50載,當地興賢古街年均舉辦朱子婚禮10余場,800年禮樂不輟。《朱子家禮?婚禮》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道德觀念,強調重品行而輕財富的婚嫁觀。例如五夫婚宴吸收了朱子家宴去奢存真的精髓,保留了傳統菜品與莊重的待客之道,讓新人著重體悟婚姻本真,也讓賓客感受理學浸潤的風土文脈。這種傳統婚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傳承“朱子婚禮”,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和認同傳統婚俗文化的價值,從而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傳統文化、傳承傳統美德的良好氛圍。同時,這種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能夠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為移風易俗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
創新“朱子婚禮”形式,滿足多元需求,為移風易俗注入新動力。2021年入選全國婚俗改革試點后,武夷山從《朱子家禮?婚禮》中提煉出媒妁禮、納采禮、醮子禮等7個核心環節,創新推出酒店版、公園版、居家版等3種婚禮腳本,以滿足不同新人的需求。這種創新形式既保留了朱子婚禮的核心文化內涵,又結合了現代社會的實際情況和新人的個性化需求,使朱子婚禮更具時代特色和吸引力。“以茶代聘”是武夷山婚俗改革的亮點,用武夷茶替代高額禮金,既承襲古禮又減輕家庭負擔。當地集體婚禮多設在景區,以碧水丹山替代奢華布景,踐行環保理念;崇安街道城南村的“共享婚俗館”免費租借漢服、茶具,武夷街道公館村自發組建“婚俗樂隊”為新人添喜,讓婚俗改革既有力度更有溫度。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推動了朱子婚禮的傳承和發展,也為移風易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婚俗改革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推廣“朱子婚禮”品牌,擴大影響力,為移風易俗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朱子婚禮的魅力已跨越武夷山脈,前年七夕,九曲溪畔的“山盟海誓”集體婚禮上,8對新人從黑龍江、海南等地趕來,身著漢服,行禮誦訓,還領到了武夷山首批“跨省通辦”結婚證。兩年來,以朱子婚禮為主題的體驗項目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成為當地響當當的民俗文化品牌。通過打造“朱子婚禮”這一民俗文化品牌,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參與到婚俗改革中來,擴大移風易俗的影響力。同時,這也有助于提升當地的文化軟實力和旅游吸引力,促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據武夷山市委文明辦統計,目前,武夷山95%以上新人實現低彩禮,戶均婚慶支出較試點前降低約75%。這一數據充分說明,推廣“朱子婚禮”品牌對于推進移風易俗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能夠在全社會形成文明節儉辦婚禮的良好風尚。
由此可見,傳承“朱子婚禮”是推進移風易俗的重要舉措,我們應充分發揮其在弘揚優秀傳統婚俗文化、創新形式、推廣品牌等方面的作用,讓傳統婚俗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為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福州文明網 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