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場偉大的勝利,不僅捍衛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更孕育出偉大的抗戰精神,成為紅色文化中熠熠生輝的瑰寶,為新時代的紅色育人提供了豐富滋養。在新時代,借抗戰精神開展紅色育人,傳承紅色文化,是培育時代新人、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
紅色育人,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抗戰時期,無數仁人志士懷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奔赴抗日前線。在新時代,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理想信念關乎民族的希望。“00后”戍邊烈士陳祥榕懷抱著“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理想信念,突入重圍營救戰友,用身體抵擋敵軍攻擊,最終壯烈犧牲,以青春熱血詮釋了對祖國的無限忠誠。這證明,我們要將紅色文化融入現代教育,通過講述英雄事跡,讓青年學生深刻理解抗戰精神內涵,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之中。
紅色育人,要培育愛國擔當品質。抗日戰爭中,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御外侮,彰顯了偉大的愛國精神和擔當意識。如今,雖然身處和平年代,但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愛國擔當依然是時代的呼喚。我們要借助紅色文化教育,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在新時代,許多“90后”“00后”奔赴醫療、教育、國防等各項事業一線,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愛國擔當。我們要培養更多這樣的時代新人,讓愛國擔當成為他們的青春底色。
紅色育人,需構建多元教育生態。學校應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開設抗戰歷史相關課程,組織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等活動,激發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家庭要注重傳承紅色家風,長輩通過講述家族中的抗戰故事,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社會應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利用博物館、紀念館等紅色資源,開展研學活動,讓青少年在實踐中感受抗戰精神的力量。通過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紅色育人體系。
在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肩負著傳承紅色文化、培育時代新人的歷史使命。讓我們以抗戰精神為指引,深耕紅色育人土壤,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時代新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磅礴力量。(涵江區委文明辦 張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