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創新融合 多元拓展
——松溪縣“三合一”服務新模式賦能縣域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增效
文明風9月8日訊 和著“鄉音”,帶著“泥味”,理論宣講走進田間地頭;帶著“溫度”,伴著“深度”,實踐活動走進千家萬戶;摒棄陋習,培育新風,移風易俗浸潤群眾心田……自2024年,松溪縣委宣傳部堅持以融合發展為出發點,主動適應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需求,打破實踐陣地各自服務的工作隔閡,創新文明實踐品牌,打造文明實踐綜合服務點,進一步提升文明實踐工作成效、發揮示范作用,帶動全縣文明實踐陣地全面提質增效、提檔升級。同年4月,松溪縣第一批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三合一”服務點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是集新時代文明實踐、閩北·松溪講習班、書香湛盧于一體的服務點。松溪縣“三合一”融合創新機制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基礎,深化拓展文明實踐內容、形式、途徑和方法,通過陣地融合、文化融合、專業融合,多維度拓展文明實踐路徑,形成了點多面廣、便民利民的城鄉文明實踐服務矩陣,構建起文明實踐共建共享、共融互補的多維模式。
陣地融合,打造文明實踐多元服務矩陣
松溪縣充分發揮文明實踐陣地作用,在“三合一”服務點建設過程中,將“集約資源,減少浪費”作為首要思路,針對各類基層陣地重復建設、部分使用效率不高、點位分布不均等問題,進行陣地優化整合。松溪縣首批打造“三合一”服務點均按照距離現有文化陣地和公共空間半徑500米/個的目標選址,并按照“六有”標準(有統一標識標牌、有活動場地、有平臺、有制度、有活動安排、有志愿服務)規制化建設服務點12個,每個服務點配備便民服務設施,健全群眾休憩休閑場所。在前期取得成效的基礎上,以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三合一”服務點的成功打造為樣本,推動各鄉鎮(街道)分別培育打造2個“三合一”服務示范點。目前,在全縣人群聚集場所持續運營打造文明實踐“三合一”服務點27個以上,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
文化融合,打造家門口的閱讀“書”適圈
松溪縣在實施“三合一”融合創新機制的過程中,松溪縣委宣傳部作為牽頭單位,負責“三合一”服務點建設的全盤謀劃工作,一方面積極促成政企聯動,另一方面大力提倡將文化元素融入實踐活動之中。通過以“宣傳部門主導、省級文明單位出資、新華書店運營、企業商家引流”的共建機制,融合打造了閱讀空間,以“小成本”實現文明實踐可持續發展。組織省級文明單位與“三合一”服務點開展結對共建,整合省級文明單位共建資金。新華書店在做好“圖書漂流”的基礎上,借助服務點以低于實體店價格讓利群眾,并將售賣圖書1/3利潤反哺“三合一”點的日常運營。同時依托“今日松溪”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開設“三合一”報道專欄,高頻次、全方位宣傳“三合一”服務點運營中涌出的亮點活動、成效、工作舉措,進一步在社會營造一個崇德向善、書香氤氳的文明新風尚。
專業融合,持續拓寬文明實踐發展空間
松溪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三合一”服務點將文明實踐與文明創建、文明培育等重點工作相結合,整合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探索文明實踐“1+X”宣講模式,以微宣講、微視頻、小故事、小戲劇、一月一習等創新方式,推動理論學習和宣傳,群眾便于接受。如結合文明新風講習內容創作《文明殯葬樹新風》方言快板宣講,在農村開路節、開茶節等群眾自發性的節日中開展講習“六進”活動,常態推動“六個我在”活動,通過“理論+文藝”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回應不同需求,弘揚新風正氣。截至目前,松溪縣已成立112支講習隊伍,并建立了縣、鄉、村講習網絡,這些服務點因地制宜安排不同主題的講習與實踐活動內容,讓宣講與學習在基層蔚然成風。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覆蓋到哪里。松溪縣依托遍布城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組織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弘揚文明新風,讓城鄉煥發生機勃勃氣象。
共建共融出成效。新時代文明實踐“三合一”服務點平臺,鼓勵各單位、社會組織廣泛參與文明實踐、宣傳宣講等活動,共同把“三合一”服務點建成學習理論宣講傳播的大眾舞臺。開展了一系列宣傳宣講、文明實踐、移風易俗、文藝展覽、非遺體驗、“名片”踐行等活動共計600余場次,受眾達5萬余人,進一步提升了“三合一”服務點的融合度。
激活閱讀生態圈。“三合一”服務點的建設將散落在城區的宣傳思想文化陣地串聯起來,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大幅提升市民參與閱讀生活的便利度,讓市民能夠享受到家門口的閱讀服務。截至目前,各服務點共有書籍9500余冊,接待讀者超過6萬人次,舉辦閱讀分享、繪本導讀、親子活動、主題展覽等閱讀活動近120余場次。
服務群眾零距離。“三合一”服務點一方面用“百姓視角”“百姓語言”“百姓故事”推動理論與群眾“零距離”“面對面”,主動吸引群眾參與講習等活動,進一步擴大活動參與群眾數量,傳播好黨的聲音。另一方面依托點單模式,依據服務點特色采取“課堂式集中、互動式分散”“嘮嗑式講習”等形式,增強學理論的針對性和用理論的實效性,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進一步為“三合一”服務點聚攏人氣。
精準服務抵民心。“三合一”服務點收集群眾的訴求,及時記錄并轉化分析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面對簡單易解的問題,工作人員現場解答;面對專業性強,較為深奧的難題,積極調派相關領域講習員定時定點答疑,同時穿插開展各類群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活動,讓“三合一”服務點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解決社會問題的橋梁與紐帶。截至目前,服務點共幫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0余個。
近年來,松溪縣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三合一”服務項目打造作為深化拓展中心建設的核心引擎,著力破解文明實踐活動“散、小、弱”,以及可持續性不足等問題,通過探索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三合一”服務點平臺,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成功策劃出一批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群眾歡迎的實踐活動項目,通過科學理論傳播、政策宣講、豐富文化生活、移風易俗等多方面工作,提升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養,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實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文明是美好,是溫暖,更是力量。一處處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在松溪落地生根,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其中,城區湛盧文化體驗館和城郊福文化生活空間(大布)兩個服務點,借著湛盧詩歌、松溪版畫、湛盧劍(茶刀)、茶蔗文化等豐富業態,已成為松溪城區城郊書香講習、文明實踐活動的新陣地。
群眾期待什么,文明實踐就回應什么。服務點通過文化講座、傳統技藝傳承等,增強民眾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提升社會凝聚力;通過理論宣講、政策解讀等活動,將黨的創新理論送到基層群眾心坎上,增強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通過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提供助老、愛幼、健康咨詢等服務,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文明實踐與產業發展結合,充分運用好松溪講習班機制,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協同發展。這些服務點已是匯聚民智、反映民情的前沿陣地,吸引民眾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拓寬社會治理的參與渠道。
松溪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三合一”服務項目通過創新形式、整合資源、貼近群眾,為松溪文明實踐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范例,對推動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貼近群眾,項目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將政策解讀、便民服務、文化活動等融入傳統文明實踐活動,提供健康義診、農技指導等實用服務,吸引了大量群眾參與。這種“服務換參與”的模式,易于復制,通過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資源整合易實現,通過整合多方資源的經驗,為實踐陣地打造提供了借鑒。各鄉鎮(街道)可依托“三合一”服務點,聯動學校、社工、企業、單位等多方力量,形成協同機制,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形成“1+1+1>3”的倍增效應。強化文明實踐長效性,通過構建三級服務網絡、建立“中心-所-站-點”體系,確保文明實踐活動“天天有服務、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形成常態化、制度化的文明實踐機制,避免活動流于形式。
現如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三合一”服務新模式在松溪天天見、日日新,常流水、不斷線,不斷鞏固文明實踐成果,積極創新實踐模式,以更接地氣、更具活力、更有溫度的活動,推進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開創新局面。(松溪縣委文明辦 葉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