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在第四十一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全國特崗教師代表回信,字里行間充滿著對教師隊伍的關心和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回信既是對百萬鄉村教師的深情禮贊,也是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的動員令。( 9月9日 新華社)
縱觀“特崗計劃”20年征程,118萬教師用青春書寫了中國教育的奇跡。他們讓中西部農村學校教師缺口得到有效緩解,讓農村義務教育鞏固率從90%提升到95%以上,也創造了“一人從教、全家脫貧、帶動一村”的乘數效應。這些身著布衣的知識分子,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最美逆行者,更是重塑鄉村文化生態的無聲革命者。
初心如磐,彰顯師者情懷擔當。“扎根三尺講臺,潛心耕耘默默奉獻”,回信以凝練筆觸勾勒出特崗教師的群體雕像。這些青年才俊告別城市繁華,選擇與青燈粉筆為伴,用知識驅散貧困的陰霾,用愛心點亮童年的夢想。在貴州烏蒙山區、甘肅河西走廊、云南怒江峽谷,特崗教師的身影已成為鄉村振興中最美的風景線。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奉獻精神,展現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懷。
使命在肩,鍛造強國教育基石。“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這八個字重若千鈞,深刻揭示了教師隊伍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回信將教師個體發展與教育強國建設相貫通,把課堂講授與鄉村振興相連接。特崗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文明薪火的傳遞者、鄉村治理的參與者。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們教會孩子用數學計算田畝產量,用語文書寫家鄉故事,用美術描繪青山綠水,正在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鄉土人才。
未來可期,繪就育人時代新卷。“用心用情呵護引導孩子們健康成長”,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為鄉村教育指明了方法論與價值論的統一。要求教師既要有“授業解惑”的專業本領,更要具備“傳道潤心”的育人智慧。在數字化浪潮席卷教育的今天,特崗教師正在探索“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打造“田間課堂”“民俗教室”等特色課程,讓教育既接天線又接地氣,真正實現“一個孩子都不掉隊”的莊嚴承諾。
毋庸贅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既是肯定更是囑托。廣大教師當以教育家精神為帆,以立德樹人為舵,繼續錨定鄉村教育第一線。在晨光熹微的早讀課里,在繁星滿天的家訪路上,在書聲瑯瑯的鄉村校園中,用點滴行動匯聚成教育強國的磅礴力量,最終實現“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教育真諦!(泉州文明網 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