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10日訊(通訊員 鄧榮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社會主義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一大任務。永定縣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機制,加大環境改造力度,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使村容村貌發生了明顯變化,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
一、創新機制、加大力度、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一)、制訂政策,規范程序,創新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機制。
1、出臺政策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永定縣切實把新農村建設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一是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縣五套班子聯席會,專題研究部署我縣新農村建設工作,并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二是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多次醞釀討論,反復修改完善,形成《永定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辦法》,并相繼制定了《關于加強2007年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項目申報、實施、驗收及補助資金撥付和管理的通知》和《關于加強新農村建設項目建設補助資金管理的通知》,規范程序,對新農村建設項目申報、實施、驗收及補助等環節制訂相關規定。三是規范項目實施程序,兌現項目扶持政策,在撥付補助程序上,明確項目由村委會實施,項目主管局負責指導和驗收并兌現補助資金,新農村辦負責監督的工作程序,確保項目的實施和資金補助各環節責任明確、監督到位、運轉有序。并對新農村建設實施的內容,進行了具體的時間安排,提出了落實措施,明確了責任單位,充分發揮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2、制定有效措施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在《永定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辦法》中明確要求要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切入點,并確定了全縣2006年44個及2007年45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主要工作內容就是“三整三治”,即:整房、治散、建設文明村落;整路、治臟、配套公共設施;整水、治臭保護田園風光。出臺扶持政策和項目補助標準:決定從2006年開始,持續五年由縣財安排1500萬元以上扶持資金用于新農村建設補助經費,規定編制村莊規劃每個示范村補助2萬元,道路硬化每公里補助2萬元,綠化草皮、種植喬灌木、綠籬等補助70%的綠化苗木費,建設排水、排污溝每米補助10元,新建封閉式垃圾池每個補助500元,自來水入戶每戶補助200元,改廁每戶補助400元,建設沼氣池每戶補助1400元。在落實措施、明確責任的同時,要充分尊重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地位,切實符合農民意愿,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3、強化宣傳教育努力提高干群的思想認識。為了使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永定縣重抓學習的深度、宣傳的廣度:一是著力提高干部思想認識。召開二次由縣、鄉鎮、村三級干部240多人參加的學習動員培訓會議,強化對新農村建設知識的學習,提高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同時組織縣、鄉、村干部和群眾代表前往江西進行新農村建設考察和本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參觀學習,借鑒外地經驗,使廣大干群對新農村建設有了全面的了解,增強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采取廣播、電視、標語、板報及召開村民代表會等形式,廣泛宣傳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內容、目的、意義,營造新農村建設良好的輿論氛圍。三是各鄉鎮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如坎市鎮印發宣傳材料7000多份,分發調查摸底表4000多份,并組織試點村兩委干部前往新羅龍門鎮洋畬村等地參觀學習;高陂鎮制定詳細的新農村宣傳工作方案,印發宣傳材料、公開信,出版宣傳欄,還通過召開村民座談會提高群眾的主體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