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10日訊(通訊員 張學得 童長福)《笑傲江湖》里劉正風和魔教長老曲洋以琴結緣因琴而死的故事折服無數讀者。近日,永安舉辦了第一屆古琴文化節,10余位中國古琴名家和一批古琴學者來到三明永安桃源洞外,一起撫琴彈曲,切磋技藝。古琴悠遠、清雅的聲韻亙古傳來,綿綿不絕,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聆聽。
據了解,古琴是當今世界起源最早、技術最成熟、音樂理論最完善至今仍在演奏的唯一音樂藝術。2003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古琴藝術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但是,古琴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當今國內古琴界泰斗、中國琴會副會長、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龔一老師指出,20世紀以來,由于戰亂和社會文化形態的變遷,使得古琴音樂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門前冷落車馬稀”是最好的描述。建國后第一批古琴名家,如今已屈指可數,古琴藝術正面臨著人去藝亡的危機。
為搶救古琴文化,永安市委、市政府投資100萬修建福建·永安“勁草琴堂”,該市還將引資約2000多萬元,修建“西峰山琴院”,以此為琴學愛好者創造一片施展的天空。
古琴宣傳工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一部以楊表正軼事為主線,展示琴文化歷史的電視連續劇《琴緣》也將開拍,目前正在公開征集電視劇腳本。
據悉,此次古琴藝術節除邀請全國專家舉辦古琴音樂會,還專門召開古琴藝術保護論壇等活動。
相關鏈接:
古琴,是中國最為古老的絲弦樂器,伯牙撫琴,子期聽音,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廣為流傳;諸葛亮唱空城計琴退司馬懿的從容讓人嘆服至今。古琴成了圣賢和詩人的象征。
楊表正,字本直,號西峰山人。生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永安貢川人。是我國明代音樂史上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優秀音樂家,江派古琴藝術的杰出代表。他一生淡泊名利,一心學琴,將自己苦心鉆研30余年的成果撰寫成書——《重修正文對音捷要真傳琴譜大全》。確立了他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作為他的誕生、生活地,永安因此享有“南國琴城”之稱。
責編:謝添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