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災害不可輕視
“生物基因庫”受損,種群數量下降,火災導致碳排放量增多
而讓林業生態專家更擔心的是,森林的大量被毀,將衍生出一系列的生態災害。
莽山有植物1700余種,脊椎動物近300種,被稱為“天然動植物博物館”和“生物基因庫”。莽山自然博物館館長陳遠輝擔心這個“生物基因庫”將損失大量“基因”。
根據郴州市林業局的初步調查,郴州有20萬頭野生動物因饑餓和寒冷而死亡,其中包括莽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蟒蛇。劉琪璟說,冰災使野生動物棲息地質量下降、生態位喪失、種群數量下降,并將造成整個生物鏈的斷裂。
隨著枯枝爛葉的堆積,也導致森林火災頻發,防火形勢嚴峻。在湖南,目前已發生1000多起森林火災。劉琪璟擔心因火災而導致碳排放量增多。他說,折斷的樹木,由原來吸收二氧化碳的碳匯而轉變為釋放二氧化碳的碳源,導致工業生產排放空間的喪失,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
同時,森林的毀壞,也會導致水土流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授徐國禎說,湘江流域受損的295萬公頃生態林,其涵養水源的能力將下降40%以上,水土流失、山洪暴發、流域水質下降等生態災害難以預測,極有可能造成春夏雨季時的洪澇災害,并引發新的水土流失,導致秋冬旱情加劇。
種種可能隨之而來的生態災害,讓湖南林業廳副廳長胡長清坐立不安。“對生態問題萬不可掉以輕心,不能讓冰災演變成一場生態災難?!彼f。
生態修復至少需20年
著手制定林業生態災后恢復重建規劃,5月底前完成今年植樹造林任務
林業生產周期長,破壞容易恢復難?!傲謽I系統的災害就像慢性病,往往不被人們重視,但它卻是致命性的,治療所需時間和花費也要多得多?!眹伊謽I局局長賈治邦在視察湖南災情時說。
按一般規律,毛竹林恢復需要5年時間,濕地松和杉木恢復需要10年以上,闊葉樹恢復時間要達到20年到30年。胡長清說:“湖南林業恢復需要的時間,至少要20年。”據專家初步估算,今春湖南急需生產用種400噸,樹苗15億株。
一年之計在于春。湖南還將面臨植樹時間不夠的難題?!白詈玫难a綠時間,只剩下短短的一個月了?!?月初,邵昌葵在一次會議上,對與會的各縣林業局長大聲疾呼,“決不允許因缺苗錯失春季造林時機,一定要在5月底前完成今年的植樹造林任務?!?/font>
3月12日植樹節,郴州市主要領導到南嶺植物園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帶動全市人民積極行動,掀起造林新高潮,再造美好“林邑之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3月12日,湖南省舉行“同飲湘江水,共造平安林”活動,發動社會各界給湘江流域“補綠”,新建8片平安林。
同時,各種救災補損在深入開展。湖南省林業廳在著手制定林業生態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積極籌措救災和災后重建資金。記者在宜章縣林業局看到,很多林農驅車趕來領取由政府免費供應的馬尾松苗。譚水山告訴記者,他目前已將所有的馬尾松和濕地松進行了補種。“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我真不知道該怎么收拾這個爛攤子!”
這一切只是湖南林業恢復“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對湖南來說,要把生態系統修復到災前水平,重建美好家園,是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王偉健 蘇顯龍)
責編:林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