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
5時,天光尚未放亮,我們的城市還在酣睡。您或許不知道,為了您新的一天,許多人已開始忙忙碌碌。
5:00

一輛輛滿載著蔬菜瓜果的大、小貨車魚貫駛入八里橋農產品批發市場。
兩三個小時以后,這些蔬菜就要被裝上蔬菜經營者的平板車,或是裝進普通居民的菜籃子。但在那之前,它們還得經過一道關——批發市場的食品安全抽檢。這也是蔬菜上市前的最后一道檢測關口。

八里橋批發市場檢測中心采樣員尹書泉提著一個大塑料袋,胳膊下夾著一個文件夾,在嘈雜、繁忙的蔬菜交易大廳里轉悠開了。
常來這里賣菜的菜農、菜販都知道抽檢的規定,不用尹書泉多解釋,就遞給他一根黃瓜或是一棵菜,然后在文件夾的登記表上寫清自己的名字、蔬菜品種、產地。20個蔬菜樣品,數量不多,但要求有20樣當季大眾菜。尹書泉把蔬菜大廳仔仔細細地轉了一遍,才算找齊。
給這些蔬菜作最后“體檢”在檢測中心二樓的實驗室里。微明的晨曦中,一扇窗戶孤獨地透出光亮。檢測員王立已經在這里準備藥劑和工具了。
王立扒開一棵卷心菜的菜葉,從里層的菜心上剜下了硬幣大小的一塊。
“每種蔬菜從哪里取樣是有講究的。像這種包心類的蔬菜,菜葉是從外面一層一層長起來的,越往里越可能有農殘。果類菜的取樣位置就可以隨機一些。”王立邊說邊忙活。
先將蔬菜樣本剪碎,放在“緩沖液”中浸泡并攪拌,靜置5分鐘,然后將浸泡液取出放入檢測儀器中恒溫培養30分鐘,再加入反應酶試劑。20種蔬菜樣本,王立耐心地重復這樣的過程,一遍又一遍。這樣,幾十萬公斤的蔬菜瓜果便可安安全全地走進千家萬戶。
5:30
5時30分,天剛蒙蒙亮,像往常一樣,護國寺小吃店準時開門了……
炸油餅、糖火燒、艾窩窩、驢打滾……三四十種現做的點心小吃,剛剛出鍋,全都擺上了柜臺。大鍋里,紫米粥、豆汁、面茶、雜碎湯……七八種流食也準備好了。
一個剛下夜班的出租汽車司機走進來,要了一碗面茶、一個油餅。兩元多就解決了一頓早餐?!斑@里做得地道,品種全,還干凈便宜。我天天來這兒吃早點?!彼緳C師傅邊吃邊對記者說。
為了一開張就給顧客提供熱騰騰的早點,護國寺小吃店廚師長李秀云每天早上3時45分就得從家里出發。李秀云的家離護國寺有十幾公里,她騎電動車也要40分鐘。
一進店里,李秀云就穿好工作服忙乎起來,接下來的1個多小時就跟打仗似的。
她先把頭天泡好的二三十公斤江米上鍋蒸;接著打開消毒燈,給廚房里幾個水池子、案板消毒;然后開始和面。李秀云主要負責做艾窩窩、驢打滾之類的“粘貨”,每天得和一二十公斤江米面。她得把蒸好的江米取出來,用木棍攪拌,一邊攪一邊往里加水。為了能使江米黏度大,一攪就得20分鐘。二三十公斤江米一起攪,真需要膀子力氣。現在這活兒都是店里小伙子們做了,以前都是李秀云自己干。江米攪完了還得再上鍋蒸。這樣,做艾窩窩等“粘貨”的面才算制成。
這個時候,后廚里烙燒餅的,炸油餅的,蒸包子的……干得熱火朝天。李秀云說:“老是燒餅、油條、褡褳火燒,老三樣不成呀!沒幾天顧客就吃膩了。咱們小吃店就講究個品種齊全?!?/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