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6時,門頭溝區(qū)清水鎮(zhèn)小龍門村,929支線的早班車準點發(fā)車了。
還沒開出幾站,公共汽車里便擠滿了乘客。沒上來的乘客拼命往上擠,車里有人開始抱怨了:“關(guān)門吧,別等啦!”
“你們是腳踩二層坎兒,立刻變心眼兒!”司機朱福貴轉(zhuǎn)過身來,對著車上的乘客大聲說。大家都笑了,趁這個當(dāng)口兒,車下的人都陸續(xù)上車了。“不能甩站。”汽車發(fā)動前,朱福貴扭頭向記者解釋:“早上起來都是著急進城辦事的,還有上學(xué)的學(xué)生,耽誤誰都不好。”
929支線(蘋果園—雙塘澗)沿著109國道直達靈山腳下,全長近110公里,沿線53個站,是北京市最長的公交線路。一路暢通單程也至少要行駛3個小時。
為了不耽誤早班車,朱福貴和他的同事們頭天晚上就住在位于山上的小龍門村,那里有公交集團設(shè)立的駐班點。
山路窄窄,都是雙向單車道。每次減速或停車,售票員都會習(xí)慣性地幫著司機往后看,確認沒車,司機才敢剎車。朱福貴的妻子坐了一回929支,回去就說:“我得給你買保險。”
“只要下點兒雨,大貨車就愛出事故。大貨車一出事故,誰都過不去。”朱福貴說,有時一堵就是一夜。有回早上5時10分從蘋果園發(fā)的車,第二天早上8時才到終點。現(xiàn)在,棉衣和方便面成了老朱出車的必備品。
就是這趟929支,串聯(lián)起門頭溝區(qū)的三鎮(zhèn)八鄉(xiāng),為15萬人口鋪就了一條進城的通道。小龍門村駐班點的大院是小龍門村出資修建的,門口的大鐵門上焊的裝飾不是畫,而是通車時間:2004年9月27日通車。
6時,物美超市配送中心的貨車準時到達回龍觀物美綜合超市。理貨員宋麗艷和她的同事們早就在超市門口“恭候”了。
宋麗艷是超市蔬果柜組的理貨員。跟超市別的貨物不一樣,果蔬最重要的就是新鮮。
每天清早,貨車都會為回龍觀門店配送四五十個品種的蔬菜瓜果。雖然這些蔬菜水果在配送中心已經(jīng)過了一道檢查,但送到店里,宋麗艷還要再查一遍。“這些菜都是夜里包裝的,像韭菜水分大,有的一捂就爛根兒了。不新鮮的菜,我們絕對不讓上架。”
近2噸的果蔬都驗一遍得一個多鐘頭。然后,宋麗艷又馬不停蹄地跑到辦公室,開始改價。今年4月,物美總公司引進了一套新的商品管理系統(tǒng)。以前,店里都是自主定價。系統(tǒng)更新后,全市600多家門店的商品價格,都是總公司說了算。瓜果蔬菜變化快,每天的行情也不一樣。系統(tǒng)中提供給小宋的是當(dāng)日平均進價,她要根據(jù)稅率算出相應(yīng)的價格。四五十個品種都要一一比對更改,一點兒也馬虎不得。“萬一輸錯了價錢,公司受損失不說,主要是耽誤了顧客的時間。”小宋說。
改完價,她又趕到貨場幫助上架。頭天沒賣掉的,都集中到一起,或者降價,或者處理掉。剛上的新貨分門別類碼放整齊。拆箱、分類、包裝,小宋和幾個同事一刻沒停手,又忙活了一個多小時。
現(xiàn)在,黃瓜頂花帶刺,西紅柿飽滿硬實,小油菜翠綠欲滴,個個精神飽滿地迎候著第一批顧客。
墻上的掛鐘指針穩(wěn)穩(wěn)地停在早晨7時。絕大多數(shù)單位和公司還沒上班,但醫(yī)院的接診大廳里已是人頭攢動了。
朝陽醫(yī)院掛號組組長張斌一聲令下,“開始。”掛號員紛紛打開窗口,7時整,掛號開始了。這時朝陽醫(yī)院一樓掛號大廳里已經(jīng)人頭攢動,十個窗口前的隊伍都排出去三四十米。自打醫(yī)院新門診大樓啟用以來,日門診量從過去每天5000多人,躥升至6400多人。
為了確保掛號工作準時開始,張斌和他的同事們每天6時多就趕到醫(yī)院。檢查電腦系統(tǒng),換好零錢,一切準備工作都提前做好。
“掛內(nèi)科。”一個老大爺從窗口把錢遞進來。“您哪兒不舒服?”掛號員問。“我就是肚子疼,掛內(nèi)科。”“您是上腹疼,還是下腹疼?”見工作人員問得這么細,老人有點兒不耐煩了。張斌趕快湊上去跟他解釋:“您上腹疼就得掛消化內(nèi)科,下腹疼要去看泌尿科。”
為了讓患者少跑冤枉路,掛號員每天都要向患者解釋無數(shù)遍。
問詢、刷醫(yī)保本、收錢、掛號,一套程序下來只需要幾秒鐘。長長的隊伍,不一會兒就縮短了。效率這樣高,還要歸功于醫(yī)院新近更新的掛號軟件系統(tǒng)。這個軟件由一家韓國公司設(shè)計,但軟件中很多設(shè)置不符合我國醫(yī)院的實際情況。為此,張斌他們沒少動腦筋,做改進。
原先,軟件中科室選擇都是下拉菜單式的,十幾個科室選起來很慢。在張斌的建議下,現(xiàn)在軟件中科室的檢索已經(jīng)改成拼音式的,只要輸入拼音字頭,科室就自動蹦出來。
7:00
“你好!請刷卡!謝謝使用!請慢行!”這是地鐵天通苑北站交通換乘停車場刷卡器的標準語音服務(wù)。但到了每天7時,這個標準總會被逼得“失效”。
“謝謝使用!請慢行!”“請慢行!”“請慢行!”——
“早高峰的時候車多,上班又都著急,還沒等前面的車過去呢,后邊的車就跟上來了,刷卡器的信號來不及轉(zhuǎn)換,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停車管理員李文友解釋說,高峰的時候,平均每分鐘要進6輛車。在最繁忙的周一早上,一過8時30分,436個車位就一個不剩了。
不僅是車多,停車場門口的人更多。往南50米,就有一個公交車站,早高峰時,一輛公交車少說也能下來二三十個人。停車場門口是通往地鐵口的必經(jīng)之路,焦急的車輛和焦急的人群交織在一起。
“瞧著點兒車!注意安全!”管理員的嘴就不能停,一會兒攔車,一會兒攔人,跑東跑西。
停車場入口的右手邊上,有六個特殊的車位,前面的墻上畫著輪椅的標識。“主要是考慮到一些老年人和孕婦等特殊人群行走不便,怕被車碰到。”因為它離地鐵口最近,經(jīng)常有一些健康的乘客,趁著管理員不注意,從里面掉頭回來占用專用車位。為了保住這6個車位,管理員每天都得費不少口舌。
“你一說這是留給孕婦什么的,他就說,我就是來接孕婦的!”李文友說著也笑了。
大部分管理員的家,都住在附近,而單身漢李文友,就住在停車場為員工休息建的簡易房里。別人都是三班倒,班長李文友卻是24小時都在工作現(xiàn)場。因為有規(guī)定,停車場里不能動火,所以李文友是天天吃盒飯,早飯更是經(jīng)常吃不上。(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