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與中體現民意、民智,增強社區凝聚力。邵武市根據法規,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臺了《業主委員會章程》、《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業主公約》、《小區業主守則》等一系列反映居民自治意識的管理制度。 “收了多少錢,錢用到哪里去”,業主委員會每季度一次在戶代表會議上向大家通報物業費收支情況,然后由業主委員會成員審核簽字后,在小區顯眼的地方進行公布,讓業主們看得明白,看得真切,看得舒服。城隴里小區在文明小區建設中,在是否建老年人氣排球場的問題,意見分歧大,鬧得不可開交。后來小區召開戶代表會議討論,結果絕大多數戶代表同意建,確保了施工順利進行。閩星花園小區D棟房屋因質量問題,導致下水道沉降,污水直接滲入到樓房的地基之中,危及樓房安全,維修費用市政府財政同意出資50%,還有50%沒有著落。在戶代表會議上通過討論表決,大家一致同意以均攤到戶的形式由住戶共同承擔。通過實施戶代表會議制度,居民的文明社區建設主體意識和自我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
在參與中溝通、交流,增強社區吸引力。長期以來,社區居民左鄰右舍門相對,然而“老死不相往來”,互相缺少溝通和理解,有時為一點生活小事產生矛盾和糾紛。為打破這種局面,市里聘請了有文藝、體育、書法等特長的社區業余文體輔導員100人,又從教育部門抽調了5名富余教師下派到小區任專職文體輔導員。各街道投資3萬元購置了投影機和音響設備,提供給小區文體活動使用。各小區都制定了詳細的年度活動計劃,吸引群眾積極參與。溪北花園經常開展攝影、書法、文藝晚會等活動,小區居民歡快相聚。杏林苑小區文體活動特別活躍,他們在一起唱歌、打球,如同一家人天天相見。杏林講壇已經小有名氣,不僅在本小區受到居民的歡迎,還經常被其他小區所邀請。閩福花園成立了舞蹈隊、合唱團,吸引眾多居民的熱情參與。為促進和方便業主間的聯系和溝通,由業主委員會牽頭制作了聯系卡,卡上印有戶主姓名、房號、聯系電話和小區大門防控電話等。誰家有喜事,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公司上門祝賀;老人逝世了,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公司上門慰問;業主們互相傳遞信息,交流感情,幫助解決就業困難。西湖麗景小區85%的購房戶是來自農村,且年齡偏輕,工作、生活壓力較大,有心理咨詢需求,向南社區在該小區活動室內建立了一個“心靈氧吧”,每逢周末教師自愿者便輪流到“心靈氧吧”為小區居民提供心理方面咨詢服務。目前各小區普遍建立了圖書室、“愛心超市”捐助點及各類志愿者隊伍100多支。
資源利用最大化,促進“大家”共建
一抓“共駐共建”。 邵武市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共駐共建活動的意見》,全市141個文明單位與31個社區居委會結對子共駐共建,每個共駐共建單位每年必須為社區居委會至少辦1-2件實事,并根據社區要求和自身能力,選好實事項目,變以往的被動服務為主動融入服務。市糧食局為王寶塅社區贈送了電腦、打印機和復印機等辦公設備,提高社區的辦公效率。市建設局無償為登云社區居委會提供了8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市公交公司為西門社區居委會等50多位下崗職工提供了再就業崗位;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和醫保中心分別給車家園社區居委會資助5000元,用于建設小區老年人活動中心;市文體局向熙春社區贈送圖書300多冊;市殘聯分別向熙春社區和飛機坪小區贈送了價值1萬元的殘疾人康復訓練器材等。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去年以來,市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投入為社區辦實事的資金達110萬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