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顯山露水 閩江烏龍江兩岸 將限制建高樓
福州是個山水城,僅在中心城區就有大小47座山;閩江北岸,有49條河。2005年至今,福州一直在規劃山水城市。規劃者說,“山水城市”簡單講,就是把山和水“亮出來”。
福州市城鄉規劃局局長李月健說,正在做的山水規劃,是個“細致的大工程”。
說它“大”,是因此次規劃涉及范圍近400平方公里。把福州市區47座約98平方公里的山體,90多條經城市市域面積約72.3平方公里的內河,都納入了規劃的范圍。
說“它”細,因為規劃者要做的,是把每座山、每條河,以及其周圍的景觀都做具體而詳細的規劃,要考慮山的高矮,要考慮景觀的通廊,用最合適最美的方法把它們“露”出來,榕、山、江、海、城有層次地變化,景觀就活了。
“閩江、烏龍江是福州的點睛之筆,我們就是要把閩江、烏龍江兩岸的自然風光最大限度納入到城市公共空間體系中。今后,閩江、烏龍江兩岸將限制建高樓。”李月健表示,福州市在山水園林景觀規劃方面,將擺脫部分新區開發中一味建房子的做法,讓更多的小區出現綠地和花園。以東區為例,今后,市民出門15分鐘,就能見到綠地。
福州外有鼓山、蓮花山、旗山、五虎山,中有高蓋山、金雞山、金牛山,內有屏山、于山、烏山,加上城區的“水”,規劃就是要讓老百姓看到更多山水,享受更多休閑、鍛煉場所。
福州市內河管理處有關人士透露,福州目前已經著手對內河的景觀進行整治規劃,并將結合城市防洪排澇的需求,在保留現有內河水系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局部區域河網空間,還將充分考慮河道與沿線湖泊水系的聯系。
如此一來,既保障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又改善了城市景觀,河水清潔了,才能真正改善濱河人居環境。
關鍵詞 人文景觀 “中軸線”透出歷史 東西南北“四湖城中走”
“新城要多綠地,老城區要拆墻透綠,多建開放活動空間。”李月健用一句話總結了山水城市改造的要訣。
目前,福州市正在實施八一七中軸線改造工程,八一七北路,將現多個開放式廣場。近期八一七中軸線的建設規劃,主要是新建鼓樓遺址公園、茶亭街改造、八一七路沿線街景整治、南街改造等。在八一七歷史文化中軸線上,不但要“秀”出歷史遺跡和文物,更要形成更多的公共開放空間,如歐冶池公園、城隍廟、鼓樓遺址公園等,都將有街頭小廣場作為開放空間。
華林路兩側規劃為核心行政辦公區,要拓展人行道、拆墻透綠;冶山路至鼓東路規劃為商務辦公區,金融、文化用地;鼓東路至東街口規劃為商業服務區。
作為古城演變的歷史見證和文物的展示,鼓樓遺址將建成一個開放式的公園;而省府路禮堂地塊,規劃保護院內古樹名木,打開省府大院東北角的開敞空間,建設開放式的城市廣場。
據了解,目前福州市正在實施烏山“還山于民”的修復保護,并編制了屏山、于山、煙臺山等山體的修復保護規劃,在中心城區,還將增加多個城市公園和廣場。
“除了將原有內河露出來,今后,福州東西南北都有湖。”記者從福州市園林局獲悉,福州城區除了現有的西湖外,還初步計劃在五四北琴亭高架橋附近建設北湖(琴亭湖)、在東部新城建設南湖、在鼓山東區建設東湖,最終形成“四湖城中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