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烈士墓碑等紀念物將及時進行拍照留存,建立檔案
置于烈士墓起挖、火化、安放等費用,由拆遷單位負擔
文明風10月9日訊(通訊員 吳會明)隨著城市化、工業化建設進程和廈門海灣型城市發展步伐加快,廈門集美區進入大開發、大建設的歷史新時期。近兩年集美區轄區征地拆遷面積達32平方公里,占全市被征地拆遷面積的60%,在對轄區開發建設征地、拆遷和填海、造地過程中,廈門集美區對發現一些早期分散安葬的烈士墓,如今也有了妥善安置的有效辦法和做好檔案管理的新措施。
10月9日,筆者從廈門集美區民政部門獲悉,按照“屬地管理、分級管理”的管理維護原則,今后,各建設單位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發現的分散安葬的烈士墓,應及時將情況以書面形式告知集美區民政部門,由集美區民政部門會同廈門市烈士陵園管理處等有關部門對烈士墓及烈士身份進行甄別;經甄別屬于烈士墓的,對烈士墓碑等紀念物進行拍照留存,建立檔案,報集美區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并報廈門市民政部門備案。
根據相關辦法和措施,凡新發現的且已被確認為烈士墓需遷移的,經相關部門協調,妥善安置烈士骨灰。烈士墓起挖、火化、安放等費用,由拆遷單位負擔。烈士墓碑等紀念物、火化后的烈士骨灰將安放在本轄區的烈士墓內,并注明有關情況;遇有不適合或不具備在本轄區安放的,則報請安放在廈門市烈士陵園的烈士墓內。
與此同時,廈門集美區將妥善安置新發現的烈士墓民政部門對新發現的或者以前發現且已就近妥善安葬的烈士墓,將建立健全檔案資料,組織整理烈士事跡,報廈門市烈士陵園管理處備案并在廈門市烈士陵園網站上公布烈士事跡。
此外,對于在黨史、軍史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或重大影響的烈士紀念建筑物,將及時向廈門市民政部門和集美區委、區政府報告。
責編:趙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