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整潔,水溝干凈,綠化帶修剪整齊,課桌椅修理一新,寢室里有條有理,食堂里衛生文明……
這是鄂州市“窗明幾凈學校行”活動帶來的變化。
學生們高興地說:“天空藍了、地面綠了、樓房新了、教室干凈了、學校整潔了,在這四季飄香的校園里學習生活,我們感到無比幸福!”
用環境育人、用文化育人
自“窗明幾凈學校行”活動啟動以來,全市各學校按照統一部署,進一步強化學校衛生管理,狠抓學生行為養成宣傳教育、學校衛生長效機制落實以及校園衛生死角整治,校容校貌煥然一新。
走進市三中,花壇修剪整齊,操場綠草如茵,教學樓窗戶煥然一新,教室統一張掛精美的名人名言和勵志警語,文化氛圍濃厚。各班主辦創建主題墻報,學校還專門刊發《創衛專題校園簡報》,在開展衛生死角整治過程中,校領導和全校師生一起撿垃圾、除雜草、擦洗廁所,全員參與。
良好的校園環境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觀點、信念和良好習慣的手段。和三中一樣,各校高度重視創建活動,創建氛圍濃郁,并把優化育人環境作為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基礎。一幼將全校衛生責任區細化分解,落實到工作專班成員和全體教師;新民街小學購置近百盆花草裝點校園,并向全體學生印發《做校園文明小衛士倡議書》;鄂高、吳都中學食堂餐廳潔凈,宣傳標牌醒目,成為校園文化的新增亮點。
環境衛生工作是一件持之以恒的工作,各校在活動中建章立制,建立健全衛生管理監督長效機制,強化衛生工作的監管力度,確保學校衛生有實效、持久深入。市四中修訂完善學校衛生制度和計劃,強化檢查落實,堅持每天衛生檢查評分通報制,將衛生工作量化評分與各處室、各班的考核掛鉤;吳都小學成立學校值周中隊、衛生監察中隊等學生團體,根據《學校衛生工作制度》、《學校環境衛生制度》、《紅旗班級管理制度》等,堅持“一日一檢查、一周一匯總、一月一授旗、一學期一總結。” 西山小學設立學校衛生獎勵基金,堅持文明班級評選制度,每學期期末對考核優勝者頒發獎金。
不僅校園校貌整潔優美,學生的衛生意識和行為也得到增強。各校都很重視抓好學生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讓保潔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人人都來優化、美化校園環境。新民街小學通過“小樹認領”開展愛綠護綠活動,并成立“衛生監督員”、“文明勸導員”檢查團,每天在學校綠地、花池、操場周圍嚴格檢查,杜絕破壞花草樹木、亂丟亂扔現象發生。吳都小學堅持每天“兩掃兩檢一保潔”活動,組織學生開展了“彎彎腰,撿起地上的垃圾”等活動,使學生們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確保學校環境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