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課堂置外,服務社會,道德實踐奉獻自我。把課堂移至室外、移至社會,把社會服務實踐作為學習、提升文明素質的好課堂。6月21日,市、區直52個機關單位152人分別下到20個掛點社區的活動點,與社區200多個共建理事單位的400多名志愿者開展“九聯服務進社區”行動日活動。如圳尾、青山、重化等20個社區共組織200多人次分赴到樓幢,進家入戶送去《創城知識問答》宣傳單9萬多份,并給予細心解釋,提高創城知曉率。法院、勞動保障局、工商等單位開展了法律、勞動保障、識假幣假貨知識問答,張掛減災、防災、震災、污染等科普掛圖展宣傳等,解答居民的各種咨詢。富華、東安、崇桂、五路、青山等社區分別開展了理發、配鑰匙、補鞋、義診、修理電器等便民服務。9月20日上午,梅列區在開泰百貨前廣場開展第六個“公民道德宣傳日”宣傳實踐活動。當日列東、列西、徐碧三個街道組織人員上街分發了《文明市民讀本》、《文明市民守則》3000多份,重化、江濱、東乾等社區也在轄區內開展了猜“道德謎語”、建“市民公民道德規范文化墻”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在奧運會期間,三明市電業局組織30多名志愿者赴京為期60天的奧運會現場保供電任務。
4.選樹典型,彰顯先進,“好人建設”成為市民教育的新科目。為深化公民道德建設,建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人際關系,在全社會形成人人講奉獻,人人爭先進的良好風尚,廣泛開展“好人建設”工作。梅列區舉辦了“向列東派出所學習”專場報告會,在區“鄰里節”文藝匯演”上表彰了10名“道德之星”、 10名“十佳外來工”, 鄭新才、邱菊珍等同志被推薦和評為市“十佳文明市民”,莊彩蘭、方瑞蘭、魏紅霞等3名被推薦為市“道德模范”。列西街道以“鄰里和睦,社區和諧”為主題,表彰了8名“鄰里之星”,徐碧街道表彰了10名“十佳鄰里模范”。四路社區表彰了10名“十佳熱心人”。通過選樹與表彰活動,為廣大市民樹立了榜樣,激發市民學習他們奉獻于社會、熱心公益事業、情系鄰里,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積極性。
三、三個創新,提高文明素質
1.創新載體,鄰里互學,“鄰里節”成為千家萬戶互教互學的新課堂。
梅列區以“爭做文明市民、建設和諧社區”為目標,確定從2007年起,每年9月20日為梅列區“鄰里節”。通過開展“鄰里節”活動,使之成為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鄰里團結、互助和睦的傳統美德,融洽鄰里親情,建設安定祥和、溫馨和諧的新型社區,構建和諧梅列,推進文明城區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的好載體。倡導鄰里之間互知、互敬、互幫、互信、互促,引導居民群眾樹立“以社區為家”、“以社區為榮”的意識,形成人人支持、戶戶參與的良好局面,拉近鄰里間的距離,促社區新風形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例如開展“鄰里學”活動:區組織轄區市級文明單位開展“萬冊圖書進農家”活動,共捐書1500多冊;富華、東安等社區開展“讀書好家庭”評選表彰活動,引導居民群眾積極參加讀書、捐書活動,涌現了一批讀書好家庭,他們通過讀書獲取寶貴知識,提高了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程度。收集開展“鄰里節”活動相片457張,制作出板面44塊,在區政府大廳展示,編印了《和諧鄰里沐春風》的鄰里節活動畫冊下發,提高“鄰里節”活動的影響力。
列東街道還在社區創建“魅力小區”活動,以魅力小區啟動儀式開展各種群眾性文娛活動,居民上舞臺,自娛自助樂,既活躍社區文化,又教育引導居民提高文明素質。如崇桂、江濱社區舉辦“‘迎奧運、睦鄰里、促和諧’魅力小區啟動儀式暨激情廣場文藝晚會”,會場還展示了小區居民的書畫、手工等藝術作品20多幅,受到居民們的歡迎。社區群眾性文藝隊伍進一步活躍,成為開展市民教育的一支有生力量。如圳尾社區建立了聲樂隊、江濱社區建立了夕陽紅文藝隊、東安社區建立了沙溪河畔婆婆腰鼓隊等近百支1000多人的群眾性文娛團體。五路社區組建了“每周一歌合唱團”,每周四組織居民集聚一堂,一起學唱歌曲,成為社區最有聲氣的亮點。
2、創新平臺,網絡教育,進入千家萬戶。網絡教育是最現代最便捷的信息傳輸工具,梅列區建立了“梅列區門戶網站”,所有學習文件資料、活動信息在網傳送,使大家在第一時間便可學習參閱。鄉(鎮)街道、社區也建起了自己的網頁,如列東街道、東安、高巖、四路、崇桂社區、玫瑰園小區等相繼建立開通了電子網站,為政府信息架設了一道街道、社區與社區單位、居民實時溝通、互動橋梁。東安社區的“百事通網站”為全市首家,高巖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全市社區網點擊率最高。
3、創新模式,共同關注,未成年人教育得到深化。一是少年模擬法庭實踐活動取得較好社會反響。少年模擬法庭是通過選用模擬法庭的案例,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對開庭程序進行全真模擬,擴大少年模擬法庭活動參與面。去年“六一”期間,區法院召開“少年模擬法庭”演示暨慶“六一”座談會,500多名學生參加。二是和諧審判理念引入涉少民事案件。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推親審、促和解,疏心理、促息訴,查根源、促調解,釋法理、促履行。去年來共受理案件32件46人,全部協調解決。三是“三個一”活動為留守兒童送上溫暖。東安社區的工作人員與區法院少年庭的法官一道,到東安教育托管中心,與社區留守兒童一起歡度節日。同包一次水餃、共進一次晚餐、送上一份禮物,讓孩子們在愉快中渡過了自己的節日。
責編:林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