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仙靈旗羊業專業合作社
養肉羊 1頭利潤200余元
名稱緣起:地處廈門集美區灌口鎮田頭村的廈門仙靈旗羊業專業合作社,組建于2007年9月28日,為2003年底由灌口村民陳水強創辦的廈門優質山羊無公害生產基地發展演變而成。
經營模式:堅持“合作社+商標+社員”操作模式,嚴格按照“分散經營、統一品牌,集中管理、統一營銷”的原則。引進四川南江黃羊、江西萍鄉麻羊等多個優良品種,種羊存欄600多頭,年出欄1500多頭,主銷廈門。社員從羊業專業合作社以成本價購買種羊回去自己放養,然后,由合作社免費為社員提供技術服務,待種羊養至約25公斤,再由合作社集中回收計量加工對外銷售,所得銷售收入經合作社直接劃入社員賬戶。
產生效益:目前,帶動當地及周邊30多家失地失漁農民入社,增加收入。上年匡算,肉羊毛重1公斤20元,1公斤的利潤達到6元。如果牛年的羊肉價格能保持20元,平均養殖1頭肉羊,利潤200余元。
相關政策解讀 >>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于2006年10月31日通過,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旨在支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
廈門集美區已成立的種養類近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過實踐和探索總結,已在解決小農戶分散經營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提高抗風險能力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成效顯見。
責編:林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