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文明"金外灘"
--福州市臺江區創建省級文明城區工作紀實

文明風3月16日訊 "文明創建是最大的民心工程。"早在2006年,臺江區就以93.56的高分成功入選首屆全省文明城區。這幾年,臺江區在榮譽面前沒有止步自從2006年成功入選首屆全省文明城區以來,臺江區在榮譽面前沒有止步,而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走"全民參與、全民受益"的文明創建之路,為深化打造省會福州"金外灘"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通過創建活動,今天的臺江人變得更加自信,以更開闊的胸襟與這個省會中心城區共同走向文明。
創建工作支撐經濟發展
臺江是福州市的中心城區之一,也是福州的老城區。3年前入選首屆全省文明城區之后,臺江區委、區政府就把創建省級文明城區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他們認為,創建工作是體現城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有力促進因素,為此,一定要全力以赴,再創佳績。
不為創建而創建,一開始,臺江區決策層就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創建工作。"創建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臺江區委書記馬必鋼說,作為整體推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龍頭工程",作為構建和諧臺江的"基礎工程",作為全面提升城區綜合競爭力的"核心工程",創建省級文明城區勢必成為這"三大工程"最重要的基礎和載體。

事實上,沖刺省級強區就是從創建文明城區開始的。去年,臺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4.88億元,財政總收入14.5億元,商品銷售額442.9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73.68億元,工業總產值 130.1億元。全區主要經濟指標均呈兩位數增長,第三產業的比重位居全市第二。對此,馬必鋼認為,文明創建支撐了臺江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而發展也進一步夯實了文明創建的基礎。
文明創建著眼民生大計
利用3萬元小額擔保貸款開辦摩托車修配店,不僅實現自主創業,而且吸納多名失業人員就業,這是臺江區鳳凰社區居民林國雄等人失業后的成功創業故事。
記者在臺江區采訪時了解到,臺江區去年有200多人和林國雄一樣,在小額貸款幫助下成功創業。"在解決就業保障難上,這些年我們依托再就業工程、'春風行動'、結對幫扶等工作,逐步實現了幫扶救助社會化。" 臺江區領導介紹,3年來臺江共安置失業人員再就業9186人,涉及幼兒教育、家電維修、服裝經營、房產中介等行業。

創建成果由人民共享。臺江區堅持把"民生優先"擺在創建工作的首位,積極破解民生難題,推進了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在解決就學問題上,僅去年就安排了1705名農民工子女入學,保證了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并免收借讀費;在解決養老問題上,目前臺江區各街道和社區都已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并率先在亞峰、奮斗等社區開展日托養老試點工作;在解決就醫問題上,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居民健康身份證制度,社區衛生服務受益面和覆蓋率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區10個街道分別開設愛心超市,73個社區分別建立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3年來全區共接收捐贈款物598.92萬元,使6000余戶家庭受益。


在解決住房難上,通過茶亭街一期、二期,鰲峰洲片,文化宮及其周邊等舊屋區的成片拆遷改造,全區共有1.8萬多戶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