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廬山風光
3月的廬山,傳來春天般的喜訊:經中央文明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游局三部委的復評,廬山風景名勝區成功衛冕“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榮譽稱號,排名第二。
廬山再次獲得殊榮,與廬山管理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挖掘傳承廬山豐富人文資源有關。
前不久落成的廬山抗戰紀念碑,是在小天池景區原九十九軍陣亡將士紀念碑舊址上恢復修建的。新建的石牌坊上刻有“長江入海方無限,廬岳撐天始有峰”和“河山不二”的楹聯。九江市博物館捐獻了一塊原紀念碑殘碑,已嵌入新碑,有很高的文物價值。記錄了70年前全山軍民奮力抗擊侵略者的光榮歷史。
唐朝詩人白居易當年曾在廬山花徑吟詠桃花,構筑草堂,寫下《大林寺序》。廬山管理局便在白居易草堂對面新設白蓮小石拱橋,新建“憬春”實木草亭,增設游步道,修繕了紫荊亭,形成一環形路線,給游客以曲徑通幽之感。另外準備在如琴湖周圍種植大量桃樹,屆時桃紅柳綠,盡顯古詩的意境美。
廬山圖書館是國家一級圖書館,有80多年的歷史。館藏了珍貴的善本圖書和外文圖書。管理局不久前投資改造了該館門廳,設立史料陳列展,展示古代的廬山藏書及近代、當代的館藏珍本,供游客觀賞。
過去千余年間,計有4000多位詩人到訪過廬山,留下了1萬多首詩詞歌賦。廬山整理出版的《歷代廬山詩詞全集》,其中東晉至唐的第一冊已經編撰完畢,即將出版。
廬山存留660余棟名人別墅,有上百年的歷史。近年廬山已經修繕改造了近百棟,推出別墅休閑游。改造項目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盡量尋找名人別墅當年使用時的資料,作為修繕的藍本。不僅注意保留別墅外貌和內部結構,也顯示出特有的風格和價值,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責編: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