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深入農家分放法制宣傳資料
文明風4月10日訊 “村子里盜伐林木的現象越來越少了,治安也比以前好多了,對你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
“辦證不用跑鄉里了,家門口的警務室的確方便了我們老百姓……”
3月27日,安樂鄉馬家圍村警務室三樓會議室里,派出所全體干警和30多位村民代表正在這里舉行“相約話平安 走訪促和諧”座談會。幾位村民代表由衷地表達了對民警的感謝。
馬家圍村森林資源豐富。林區面積130平方公里,泳友紅豆杉、金絲楠、香樟等珍稀木材,是全縣重點林區之一。以往,林區內導刊濫發林木現象屢見不鮮,不僅讓林泉所有人遭受損失,還時常引發矛盾糾紛,造成治安隱患。
針對這一現象,2007年3月,安樂鄉派出所決定把警務陣地前移,在馬甲圍村成立村級警務室。警務室民警張偉通過走訪分析,會出現盜伐現象主要是村民的法制意識不夠,要想遏制盜伐行為,強“堵”不行,要在思想上“疏”,即法制宣傳才是關鍵。于是,有馬家圍警務室牽頭,林業派出所、林業站及村委干部聯合開展護林宣傳攻勢:
每個月組織村民在馬家圍警務室看一期法制電教片;在入戶走訪時,民警多了一項任務--送上護林法制資料;走進村民家中、農田菜地,傾聽大家的意見、建議,向他們宣傳法律法規;在林區重點地段,張貼醒目的護林標語……
警務室成立兩周年了,轄區群眾的法律意識大大增強。有一組數據很有說服力:
2007年,共發生盜伐林木案件11起;2008年減至5起;2009年至今,還未發生盜伐林木現象。
小小的村級警務室,拉近了警民關系,受到當地群眾的好評。
據了解,2007年以來,寧化縣公安局投入資金70余萬元,規范成立了40個警務室,一年多來,警務室成為服務群眾的新陣地、交通管理的新據點、警務協作的新模式。據不完全統計,公安局通過警務室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活動236場,接待群眾6800余次,調節矛盾糾紛680余起,上門代辦戶口1200余次,提供線索破獲刑事案件166起,抓獲逃犯23人。
責編:陳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