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助學像春天里的一把火
“感謝資助我的各位領導,是你們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溫暖的手,你們的愛心,猶如一縷春風,拂過我成長的心靈……”在十二中會議室舉行的“心系學子、情暖燕城”活動儀式上,受資助的高三(4)班學生小魏,滿懷深情地代表該校46名受資助學生,表達了深切的感激之情。
為不斷豐富精神文明創建內涵,拓展精神文明創建外延,從今年開始,我市把幫扶的重點從貧困戶轉移到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高中學生上來,在全市各級文明單位中開展“心系學子、情暖燕城”資助活動,幫助這些貧困學生順利考上大學,并把資助與教育緊密結合,在學業上關心、在生活上扶持,時刻關心受助學生的健康成長。
文明單位實施三年一屆的“屆期制”,使文明單位的榮譽稱號成為“流動錦旗”,至今,已步入規范化管理。省、三明、永安三級依次出臺《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管理辦法》,在各級文明單位評選標準中,規定了各級文明單位全員在屆期內享受“文明獎金”待遇的同時,應結對幫扶特困群眾家庭,其中省級文明單位幫扶3戶、每戶每年3000元;三明級文明單位幫扶3戶、每戶每年2000元;永安級文明單位幫扶3戶,每戶每年1500元。
結合永安市實際,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扶貧”幫扶資金從第11屆(2009-2011年度)起,改為資助永安一中、三中、九中、十二中4所重點高中品學兼優、貧困家庭的學生,資助標準為省級文明單位每年資助6名學生,每生每年1500元;三明市級文明單位每年資助4名學生,每生每年1500元;永安市級文明單位每年資助3名學生,每生每年1500元。
幫扶資助對象由困難學生所在學校推薦、文明單位挑選、永安電視臺、《綠色永安》、“魅力永安”網站、永安新聞彩屏等媒體與受助學生所在學校公示。公示一周無異議后,每年定期2次在被資助學生所在學校召開受助對象和資助單位見面交流會,資助單位與受助學生簽訂資助協議書,市委文明辦和困難學生所在學校作為協議見證單位。
協議書一年一訂,明確年段分類資助數額、資助期限、資助的具體時間。資助單位分兩次將資助資金匯到困難學生所在學校指定帳戶,由學校將資助金造冊發放給受助困難學生。截至目前,57個文明單位已資助231名品學皆優的困難學生,資助金額達34.65萬元。
多年文明扶貧證實,獻出一份愛心,就可以溫暖一個家庭,就可以給人一份希望一份信心,就播撒了一片文明綠茵,就為永安創建文明城市添了一方碧瓦。
責編:陳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