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幫助政和供電公司解決一個個“疑難雜癥”的過程中,章福生也將他在日常工作中積累出的豐富的經驗和送電技術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了該公司送電部的技術人員。在下派的這段時間里,每遇到一個問題,從制定方案到實際操作,章福生都會一邊向該公司的技術人員講解理論知識,一邊通過指導技術人員實際操作,來教導技術人員如何應對各種供電難題,如何通過舉一仿三地延伸出更多、更先進的送電技術。
由于該公司大部分線路和設備都是建設于七、八十年代,已經不符合現代的安全運行要求,進行技術和設備的更新換代是一項長遠且艱巨的任務。該公司110千伏飛鎮線從1985年投運至今,線路都沒有很好進行檢測過,存在零值瓶,使該線路絕緣等級下降,供電可靠性受影響,沒有檢測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線路零值絕緣檢測工作必須是帶電檢測才更為準確。了解這一情況后,章福生決定下一階段邀請南平電業局帶電班前來,著手推行110千伏帶電作業,利用帶電作業時火花間隙檢測器檢測零值瓶的絕緣值,并對不合格的進行更換。他說:“這樣既可以為線路排除隱患又可提高供電可靠性”。
用章福生自己的話說就是,他要將自己從一個“輸血”的“醫生”變成一個“造血”的“醫生”。他說,他的技術指導,只能幫助該公司解決一時的問題和困難,只有將該公司的技術人員培養成懂得自己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人才,這才是一勞永逸的事。
(余開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