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合同解銷路
均口鎮村民黎有福從80年代就開始種植蓮子,那時候都是自己種植,然后圩日時候到集市去賣,遇到行情好點,就多賣些,行情不好,種植效益就很差。如今有了訂單合同,解決了他后顧之憂。談到變化,黎有福感慨萬千:"過去對蓮子的收成銷路心里實在沒底,遇到收成好時候,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愁銷路。現在有了訂單合同,我就安心了。今年我還擴大蓮田種植,年底可以增收6000多元"。宏心檳榔芋頭專業合作社今年擴大推廣了規范合同范圍,與檳榔芋種植農戶簽訂了3000多畝檳榔芋頭訂單合同。"我們與農戶簽訂訂單合同,我們按合同規定提供每畝檳榔芋種苗價值100多元,同時交給農戶定金200元,而且還提供專業肥、地膜等物資,農民收成時候,我們根據合同價進行收購,這樣農戶只要安心地進行種植生產,而不必顧慮銷路問題。"范文斌滿懷激情的訴說著訂單合同對農民帶來的好處。"加強訂單合同審查指導,規范訂單合同文本,制止利用格式條款、"霸王條款"坑農害農行為,是近年來建寧縣工商局立足工商職能在扶持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要舉措。"縣工商局副局長林建平說。
紅盾護農保生產
黃埠鄉的李大爺沒想到縣工商局的工作人員這么快就把他購買假冒復合肥的賠償金送到他手上。事情是這樣,李大爺在家中的制種水稻使用了黃埠鄉黃某銷售的復合肥后,生長緩慢,就投訴到建寧縣工商局12315臺。12315臺接到投訴后,立即將線索轉到檢查大隊,"案件查處結束后的那幾天,我們更加忙碌,一邊在縣電視臺發布消費警示,一邊又在里心工商所的配合下,對照黃某、謝某的賬本,通知購買該品牌的農戶,不要使用該產品,并告知他們可以依法得到補償。"主辦這起案件的建寧縣工商局檢查大隊副大隊長李宏龍回憶起這起投訴案件時仍記憶猶新。這起農資案件的查處,是建寧縣工商局紅盾護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農資行為的一個縮影。林建平副局長指出:"紅盾護農是是一項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近幾年建寧縣工商局從源頭入手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保障農資市場安全,如舉行專項整治,清查農資市場經營主體,會同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傳授識假辨假知識,加強農資臺帳管理,督促農資經營戶建立完備的農資臺帳,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