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上隨處可見瓷片堆積層

村民收藏的珠光青瓷
近日,我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南安金淘鎮鳳凰山發現一個宋代珠光青瓷窯址。考古專家稱,珠光青瓷是以日本高僧命名的,是我國古代外銷瓷中的瑰寶。
□泉州網-泉州晚報 (記者羅劍生 文/圖)報道
面積
占地100多畝
鳳凰山位于金淘鎮深輝村,是一個青山環抱,環境幽靜的好地方。窯址面積達四五個山頭,100多畝,到處是堆積層,隨處可見廢棄的碗、碟、盆、杯及湯匙的碎片,還有大量匣缽、墊餅等制瓷工具。
同行的人員從土里隨便挖了幾下,就挖出三塊瓷片,分別呈青黃、黃綠和青灰色,釉層較薄,釉面開細小冰裂紋,有一種類似于琉璃的光澤。
“它是宋代的珠光青瓷,也叫‘土龍泉’。”同行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泉州小組成員劉志成說,珠光青瓷是宋元時期的外銷瓷之一。之前,泉州、安溪、南安東田也曾發現這種窯址,這說明宋元時期泉州已經是最重要的外銷瓷生產基地了。
泉州市博物館館長陳建中告訴記者,宋元時期,南安陶瓷在外銷中占了泉州相當大的比重,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作出了較大貢獻。當時的珠光青瓷遠銷日本、東南亞甚至歐美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