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也需有專業知識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志愿者感到,開展志愿服務時,光有古道熱腸還不夠,還必須有一定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技能。
志愿者小敏說,她曾參加過一次助殘日活動。出于熱心,她每次都會幫跟自己結對子的盲人整理房間,將物品歸類存放。可一轉身工夫,她發現剛剛整理好的物品又被放亂了,她大度地再次整理好。最后,那位盲人對她不滿起來。這讓小敏感到十分委屈,后來經專家指點,她才明白,原來盲人是靠記憶來確定日常物品位置的,物品的擺放輕易不能改變,一旦別人移動了物品,就會給他們帶來不便。通過這件事,小敏意識到,殘疾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行為特點,如果志愿者不了解他們的習性,光憑愛心莽撞行事,就很容易好心辦壞事。
而另一些志愿者則是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在服務中受阻。在“國際殘疾人日”,一些大學生來到某兒童行為發展中心,希望幫助患有自閉癥、抽動癥的孩子,但他們缺乏相關的康復知識和技能,沒辦法和孩子交流。
大冬會時,出租車司機王先生主動報名當了一名志愿者,賽會期間,兩位外國運動員上了王先生的車,可外國運動員一連串的洋文弄暈了他,幸好車上有一張印著外語志愿服務隊電話的卡片,通過外語志愿者的翻譯,他才明白了外國運動員的意思,將他們送到極地館。王先生感慨地說,哈爾濱國際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對出租車等窗口單位的外語等方面的要求都越來越高,當志愿者光有熱心腸不夠,還得有外語、旅游等專業知識啊。
由于志愿者服務對象大都為特殊群體,如何與他們有效溝通、掌握應急與自護知識都是志愿者必須要掌握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