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21日訊(通訊員 陳珍妮)近日,隨著國家發改委電價調整方案出臺,企業成本驟增,電廠利潤收窄。但從長遠來看,電價調整對于企業節能降耗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泉州電業局在廣推能源替代的同時,通過引導高耗能產業進行技術改造,采取節能工藝等一系列合理用電、節約用電手段,與企業共走節能之路。
節能技術受歡迎
“這段時間可沒少麻煩電力部門。這不,節能燈早都換上了,設備、線路改造也一直在搞。”在泉州清濛經濟技術開發區,多位企業負責人均表示,在公司內部每逢大會小會必提節能,節能設備成了最受歡迎的“好朋友”。
2009年11月,泉州地區最高負荷為433.48萬千瓦,第二產業用電量仍然是主導地位,比重達到73.55%,同比增長26.53%,工業電價的再次提高,將使鞋服、紡織為主要產業的民營企業面臨更大的壓力。對此,泉州電業局未雨綢繆,對工業企業進行走訪,根據用電量、產值對企業量身制定節能方案,引導其采用無功補償、智能控制技術、變頻調速和高效變壓器等節電控制技術和產品,提高終端電能利用率。
泉州益源鞋業有限公司在電價調整前,企業里里外外來了個大刀闊斧地改造:對350臺針車、32臺沖床、4235支燈管進行變頻改造,對2條加熱成型流水線進行電磁改造,并投入EM-500A、EM-L-200A、EG-K35KW等多臺節電設備,消滅了“大馬拉小車”現象,企業日用電量由原來的1.4萬千瓦時減少為0.96萬千瓦時。
“雖然購買技術、設備需要大筆資金,從長遠來看,卻能省很多成本費用。”益源鞋業負責人對節能技術從排斥到接受,泉州電業局需求側管理人員沒少費功夫。“電動機是企業使用量最多的設備,其耗電量約占總用電量的60%以上,所以電動機的節能大有潛力可挖。一次次上門推介、開展免費講座,特別是有擴大生產意向的企業,如果在建設初期投入新技術,效果會非常好。”泉州電業局需求側管理專責陳榮思介紹說,“企業能夠更好地發展,對全社會用電量提高更有利,站在促進社會經濟更好發展的角度,推廣節能和增加售電并不矛盾,反而還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