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我以人為本,盡心盡責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學生。
我把所有的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一視同仁地呵護他們。高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時期。他們表面看似堅強,心理卻非常脆弱,經不起壓力和挫折;他們渴望關愛,特別是高三的寄宿生,遠離父母獨自一人來到學校,有著繁忙的學習任務,激烈的競爭壓力。如果沒有老師的關愛,同學的相互幫助,必將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最終影響高考成績的正常發揮。所以,我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從來沒有"好生"、"差生"的觀念,更不會依據學生的家庭背景、社會關系來區分學生。
我重視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人非圣人,孰能無過?何況還未成熟的學生。學生犯錯后,我不是不問青紅皂白就嚴厲批評,而是給學生爭辯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說出犯錯誤時的動機和目的,從他們的立場考慮問題,多寬容,少指責;然后讓學生通過寫說明文的方式,找原因、挖根源、辯是非、找措施,幫助其徹底糾正。有些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甚至厭學,酷愛上網、打臺球、看言情小說以及"早戀"等。對待這樣的學生,我不是一味堵截,否則"抽刀斷水水更流",而是一次次找他們談心,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行為,在保護自尊心的基礎上,讓學生知道如何處理好"輕、重、緩、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好惡、需求、個性與特長。我盡力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對癥下藥。我要求自己做到"三勤"、"三了解"。"三勤"是:腿勤。常到班級、寄宿生宿舍檢查、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并做好記錄,作為對學生分析的依據;嘴勤。常與科任教師、班委和學生交流,以及同家長電話聯系,及時了解學生方方面面的問題;腦勤。對了解到的信息及時加以整理,換位思考,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及應對的辦法。"三了解"是: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知道學生的生活環境及生活狀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存在哪些問題,有多大的潛力可挖掘;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情緒波動。通過"三勤""三了解",我基本能知道學生的所思所想,知道他們對學校、班主任及科任教師有何建議和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高三學生很辛苦,我很注重培養他們對學習與生活的激情。我經常會利用班會課給學生講名人的故事,在黑板報上寫名人名言,以及在教室墻上張貼激勵學生學習的語言。有時,我還會為同學們寫點鼓勵他們學習的小詩。如:《高考路上》、《鏖戰高考》、《收獲》、《堅定信念》等,雖然寫得不好,但我感到對他們所起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4-12教書育人待生如子 大連海事大學師生向賈鳳姿學習
- 2009-09-22教書育人終不悔 三尺講臺寫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