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養育情
真情奉獻赤子心
“人的成功不是指他得到多少、收獲多少,而是在于他付出多少、奉獻多少。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我是人民養育大的,我是黨組織、軍隊教育和培養成長起來的。為此,我要感恩一生一世,回報一生一世,奉獻一生一世。” ——林茂光
對事關戰爭勝負的國防工程質量,林茂光把它看作比生命還重要,干一個出一個精品,干一百個出一百個精品,提出“100-1=0”的質量公式,強調“產品就是人品,產品不合格就是人品不合格”的質量理念,并承諾產品使用壽命期內終身保修。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即使是常常需要虧本貼錢,林茂光也在所不惜。
2003年,在承建某機場新建項目中,由于部隊臨時更改項目多,致使工期拖了三年,再加上物價上漲快,使實際造價高于工程預算。林茂光為了保證這項重點戰備工程的質量,即使合同沒有規定用的新材料,他依然堅持購買最好最新最貴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設,他把本單位多年節約的家底擠出1000多萬元,彌補經費不足,這項工程2008年被評為國家優質工程最高獎“魯班獎”。
林茂光說,“一個不愛家鄉的人不可能愛國家,一個不知道感恩的人不可能干出一番事業”。對于家鄉、親人的感恩,是他心底最真摯的情愫。十幾年來,他沒有間斷對家鄉的回報,帶領全家和鄉親們發展家鄉公益事業。12000平方米的大市場,已經在林巷、林家等村赫然矗立,原來的油氈屋頂變成了鐵板的頂棚,泥沙地變成了水泥地,方便了千家萬戶,也吸引了遠近商家;一條“將軍南路”貫穿村落東西,阻擋住了2006年臺風“碧利斯”的侵襲;村中間的臭水溝上昔日的土路換上了3公里左右的水泥路,既解決了交通問題又有益于村容整潔;設施齊全的老年活動中心也即將開放;林巷小學的教學樓里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響徹在清晨的每個村落間。林茂光笑談到,改變村民的思想才是最根本的幫助,他做的這些都是“拋磚引玉”。
“我訂了《閩南日報》,時時刻刻關注家鄉的發展。”他邊翻閱著報紙,邊笑著說,“所有的《閩南日報》看過之后,從來都舍不得把它們賣掉!”得知家鄉的海西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林茂光的聲調又提高了兩級,“我特別振奮,我也希望能努力做推動家鄉發展建設的事,盡一份我的赤子之情!”
告別林將軍已是炎熱的午后,坐在車上望著他漸遠卻還挺直的身影,似乎還能感受到他寬大手掌的溫度和力度,耳邊回響著他的“驚世名言”:我是60歲的年齡、40歲的心臟、30歲的激情、20歲的夢想,正是這種激情,讓我保持著一個永遠年輕的心態,讓生命的每一天都燦爛,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做貢獻。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5-26大田縣組織開展道德模范事跡巡講巡展活動
- 2010-05-26惠安縣學習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陳欠水同志事跡情況報告
- 2010-05-26泉港區組織開展道德模范巡講活動
- 2010-05-26道德模范組織愛心助學會 百名貧困生喜獲“愛心款”
- 2010-05-26倡導新型鄰里關系 學習身邊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