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不向社會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工程”
施工單位把建設單位習慣地稱為“甲方”,往往都是甲方說了算,乙方要服從和認可。可是,在甲方供應生銹的鋼筋問題上,范玉恕硬是頂回了甲方,結果,甲方服從乙方,組織全體員工向范玉恕學習。
一輛滿載60噸、直徑40毫米鋼筋的載重汽車停在了金皇大廈的施工現場。這批鋼筋早已因為存放時間過長生了浮銹,甲方的供料部門考慮這么多的鋼筋不用,損失太大,就悄悄地運到工地。
在現場檢查的范玉恕看到了,不讓卸車,把臉一沉:“鋼筋有銹,影響工程質量,必須重新換料。”
甲方部門負責人請范玉恕高抬貴手:“鋼筋是我們提供的,質量有問題由我們負責,和你沒關系行不行?”
范玉恕懇切地說:“是你們甲方提供的,而且你們也同意用到工程上去,按說我可以不管。但從質量考慮,我們承諾不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工程,這批鋼筋堅決不能用。要用一定經過除銹,還要嚴格驗收。”
看到范玉恕這么固執,同事勸他:“老范,‘干活不依東,累死也無功’,甲方是咱的上帝。為這件事和人家鬧僵了,沒咱好果子吃。”范玉恕答:“影響工程質量的,即使是甲方提供的也不行。”就這樣,這批鋼筋又被拉了回去。
三建公司現有同時施工的工程70余處,要全面兌現“確保不向社會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工程”的承諾,并非一件容易事。
范玉恕把工作壓力變成自己的崗位責任。為了協助總工程師抓好日常的質量管理,他統籌安排,每天早起晚歸,犧牲了自己的全部“雙休日”和節假日,堅持每個月都要把正在施工的本地、外埠工程逐個轉一遍。本來公司考核他的指標是對在施工程監控率80%,可他要求自己必須做到100%。 范玉恕在抓好企業全員質量教育、管理培訓和動態監控的同時,帶領有關人員編制了有關“工法”,使三建公司上有國家規范、下有企業工法,逐步實現了企業質量管理由“人治”向規范化邁進。
在范玉恕和企業全員的共同努力下,三建公司已連續5年保持工程質量一次合格率100%,優良率85%以上,國優魯班獎工程已達14項,工程質量創優水平在天津同行業中首屈一指。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