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我永遠的追求!”
雷鋒:郭明義的動力之源
雷鋒和郭明義,都有過在鞍鋼礦山工作、在部隊服役的經歷。而介紹他們走進綠色軍營的,是同一個人:余新元。
余新元,是遼南地區為數不多至今仍健在的老紅軍之一。雖然已90歲高齡,說起話來聲如洪鐘、思路清晰。他說:雷鋒能當兵,是用“釘子精神”爭取來的,郭明義則是懷著“雷鋒夢”入伍的。
1977年1月,看《雷鋒的故事》長大的郭明義央求父親同意他參軍。推薦他走進綠色軍營的,就是17年前把雷鋒送進部隊的老紅軍余新元。
1977年入伍后,郭明義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縣部隊服役。冬天,每天早上,郭明義都是第一個起床,冒著嚴寒外出挑水。扁擔上的水桶不時擺動濺出水來,灑在衣服上結成冰,挑水回來時他的身上經常掛著冰塊。挑滿水缸后,又忙著砍柴、生爐子、燒水,讓戰友們起床后馬上就用上熱水。
有一次,郭明義在廣播中聽到云南某地發生大地震的消息,馬上把自己入伍以來積攢的100多元津貼費,全部寄給了災區。
每次為部隊或地方運送物資時,他既是駕駛員,又是裝卸工,忙前忙后,一刻不停。在承擔部隊戰備機動任務期間,他一邊自己獨立駕車運送物資,一邊幫助其他戰友維修車輛。
服役期間,郭明義5次獲得嘉獎,并被評為“學雷鋒標兵”。復員時,部隊首長說:小郭啊,你是黨員,又是全師的學雷鋒標兵,到地方后可不能給部隊丟臉?。」髁x說:“30多年過去了,這句話始終回響在我的耳畔?!?/p>
30多年來,他先后擔任礦用汽車駕駛員、團支部書記、宣傳部干事、統計員、擴建辦英文翻譯、采場公路員等工作,在每個崗位上都兢兢業業,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把工作當事業,把職責當使命。
2011年6月10日,撫順雷鋒紀念館聘請郭明義為名譽館長。他說:“雷鋒是我的精神偶像和精神向導,是雷鋒激勵著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也是雷鋒幫助我在人生道路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網友“海小棠”問他:“很想知道在您的心里,雷鋒精神到底意味著什么?”他說:“無私奉獻、助人為樂、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平靜的生活中,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人生?!?/p>
![]() |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