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福建十年道德建設(shè)重點回顧> 傳統(tǒng)節(jié)日展八閩風采 > 正文
福建屈子端午文化地圖
http://www.caoliu14.com?2012-06-25 15:27? ?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wǎng)-海峽導報6月25日訊(記者 李良政 陸軍航)端午節(jié),包粽子,劃龍舟,祭屈原。
福建古時為吳越族聚居之地,當?shù)厝俗苑Q龍子,“以舟為車,以楫為馬”,龍舟競渡在福建廣為流傳。據(jù)傳,西漢閩越王余善時期福州就有龍舟賽,那算來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中國屈原學會會員、廈門市湖里區(qū)金山社區(qū)黨委書記盛運昌透露,整個福建,不劃龍舟的只有4個縣,足見風氣之盛。想當年韓國欲把端午節(jié)習俗據(jù)為己有,申報世遺,看來是多么可笑。
福建端午習俗表現(xiàn)形式多樣,并衍生出眾多極具地方特色的群眾活動。如福州海潮寺的祈福賽蝦龍舟,長樂三溪村白天不劃夜晚渡,武夷山不賽龍舟賽竹筏,崇武海里不賽陸上游,漳浦、南靖不僅賽龍舟,還塑屈原像祭拜。
此外,福建端午習俗與臺灣聯(lián)系緊密,相互影響,共同促進。如臺北的屈原宮,最早是福建人渡海后的家祀所在地,后來衍變成臺灣最具影響力的群眾活動地點。
福建端午文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屈子端午龍舟文化。
在閩臺地區(qū),屈原文化影響至深。人們把屈原視作水仙王祭拜,各地建有不少水仙王宮廟;漁船上也有屈原的神像,享受著同媽祖一樣的待遇。早前,漁民出海遇到大風浪時,會執(zhí)行一套叫做“劃水仙”的儀式,祈禱出險。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端午節(jié)剛過,不少人還沉浸在歡樂的回憶中,導報記者整理出一張福建屈子端午文化地圖,奉獻給讀者,以冀讀者有更感性的認識。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