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2012年福建?中國好人事跡展播> 好人好事 > 正文
“背簍校長”田育才背簍背出的鄉村學校 圖
http://www.caoliu14.com?2012-07-24 09:44?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背簍校長”的來歷
河溪小學位于恩施市新塘鄉河溪村,四周環繞著大山,距離最近的雙河集鎮,也有25公里。一尺來寬的蜿蜒山路上,坑坑洼洼,落滿了山崖上滾落的碎沙石,就是走慣了山路的村民,一趟來回,也得4個多小時。
這里2001年才通上電,2007年才有了一條簡易機耕路。多年來,要把物資運進河溪村,背簍是唯一的搬運工具。
2000年,為了讓村民和學校用上電燈,剛當上校長的田育才帶著學校老師和村民們用肩膀把電線桿子抬進了村。
一根電線桿從雙河集鎮抬進河溪村,需要十幾名壯漢走上3天。一次,田育才和幾位老師、村民抬著一根電線桿進村,都快到村口了,由于山路陡峭,電線桿被摔碎了。望著一地破碎的水泥塊,這群筋疲力盡的山里漢子忍不住放聲痛哭。沒一會兒,田育才便擦干眼淚重新站了起來,鼓勵大家不要放棄。在大家的堅持和努力下,2001年,河溪村和河溪小學終于迎來了“光明”。
田育才帶給孩子們的不僅僅是電燈的“光”,他更是帶來了知識之“光”。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可是,田育才卻做出了相反的選擇。1978年,他申請從條件很好的新塘鄉木栗園小學調到家鄉的河溪小學,讀師范走出山溝的田育才又回到了山里。
在過去的那些年里,田育才除了和普通老師一樣上課、改作業、照顧學生外,還背起了山里人的背簍。田育才用他的背簍背回了教學用的粉筆、教具,背回了學校老師的吃穿用品。一背就是一輩子。大家都戲稱他為“背簍校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