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湖中秋抱金瓜
新房中秋抱金瓜
延平區樟湖、太平、巨口等鄉鎮流傳“中秋抱金瓜”的習俗。在鎮上,最近一年來結婚的,但還沒生孩子的新夫婦,都是抱南瓜的對象。金瓜,方言指南瓜,親朋好友抱著“金瓜”送給新婚夫婦,寓意為來年生一個金娃娃。
這一天夜里,男性青年組成一個隊伍,一般5-8人,可任意采摘他人種植的南瓜。他們挑選個大、金黃、渾圓的大南瓜,然后將南瓜用紅布包起來,抱到新房門口,并在大門外放鞭炮。抱南瓜的人要根據現場情況,編吉祥語,誘使新夫婦開門。開門后,要把南瓜抱到新房的床鋪上。但是,門口和床鋪還有一定的距離,走一步,還要說一句吉祥的話,比如:一步,一定高升;二步,雙喜臨門;三步,三星高照;四步,四世同堂;五步,五福齊家……走到床邊,才能把南瓜放在床鋪上,表示祝愿新婚夫婦早生貴子。新婚夫婦則以中秋月餅回贈送瓜者,給同來的小孩發紅包,有的還擺酒席宴請親朋好友。
到此,抱南瓜的儀式才算完成。這儀式當中,最有趣的是“說好話”的一大群人,你說我和,相當熱鬧,是抱南瓜的精髓所在。
乘著月色摸菜叢
在八月十五這天晚上,閩北各地婦女到別人家的菜地里去摸菜叢、挖芋子的風俗也很普遍。如光澤農村婦女到別人家的菜園里去摸菜叢、摸到有籽的菜,如冬瓜、南瓜、絲瓜、茄子等就很高興,表示家人會多生兒女;如摸到無籽或單叢菜則覺失意,此俗稱“摸青”,有的稱“摸菜叢”。在武夷山農村,還有青年婦女三五成群,乘月色到他人菜園中挖幾棵芋子煮來吃,祈求早生貴子。園主對此視而不見,不防不追,作為娛樂。建國后,由于文娛生活豐富,科學知識普及,這種習俗建國后已經革除。
故意找罵偷南瓜
閩北有的鄉村,還流傳一種中秋偷南瓜寧愿挨罵的習俗。建甌迪口一帶,沒有生子的新婚婦女,乘月光去偷他人架上的南瓜“湊圓”,吉兆“添丁”。偷時故意惹罵,說是“越罵越好,不會絕后”。有的農村在中秋之夜,人們成群結隊到瓜園中偷南瓜,但要在瓜藤旁放著相應瓜錢的紅包。瓜主于第二天見瓜被偷,拾起紅包,但要故意“罵”上幾句,當地民諺說,“不罵不靈”、“越罵越發”。“吃了中秋罵食,必定滿得八十”。還有鄉村的中秋節,允許小孩(只能是小孩)到田間地頭摘南瓜、芋子、地瓜等,回家煮來吃,說是可以消災去病。不論誰的瓜果,主人發現不能阻攔、責罵,新摘之物現煮現吃,不能儲存,不能拿去賣。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