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召喚展望閩安 做古鎮修復先行者
閩安村2010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閩安迥龍橋、南般炮臺、協臺衙門、戌臺將士墓群等4處省級文保單位已上報國家級文保單位;閩安新近發現多處文物重要古跡古墓,正在申報文保單位,還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整理申批。2011年8月,馬尾區人民政府已下發文件,宣布成立"馬尾區閩安歷史文化名村保護建設指揮部"。2011年秋季,馬尾區政府出資400多萬元,委托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繪制《閩安古鎮總體修復設計圖》,現即將出爐。2012年春,閩安唐代迥龍橋與邢港古航道等申遺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史跡",列入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這是從中國近5000個國家級名鎮名村中精選30個作為預備名單。閩安大量海上絲路的珍貴史跡,將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受到全人類的關注和保護。國家建設部、各級政府將投入大量資金,保護開發閩安古鎮,這是朝代的召喚。
展望閩安,任重道遠。全面整理和總結閩安史料,仍是一項繁重而艱苦的任務,必須有一批執著認真、全身心投入的文史工作者和專家的繼續努力。我過往的微小成果僅是拋磚引玉,流幾滴汗水而已,社會各界和各級領導對閩安的關心支持幫助,才是最寶貴的財富。福建師大謝必震教授、徐斌博士、閩江學院翁偉志教授、馬尾船政陳道章、張寒松、林櫻堯等專家,福州考古隊高健斌隊長,香港林寶星工程師,長樂市人大教科文衛蔣濱建主任等,都從國內外辛苦收集,提供大量的閩安史料,這些史料十分珍貴,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這些無私贈送的上千萬字資料是閩安的財富和無價之寶。這些史料繼續整理成書,需要付出更多心血,但我愿意努力。
我雖然只為閩安古鎮出一點力,但是,黨和政府卻給我很高榮譽,我受之有愧。黨報、電視臺為我發表專文、專題片現共7篇作品,報道我的平凡事跡,分別是:《海峽時報》2009年4月9日,題目為"閩安名人楊成和",作者:江小鷹。《福州晚報》2009年5月6日,題目為"楊成和:熱心公益的社會志愿者》,作者:陳志平。《福建老年報》2009年5月14日,題目為《老作家情牽鄉村老年事業》,作者:張文良。《海峽都市報》2010年8月30日,題目為《感受閩安古鎮風情》,作者:練仁福。《海峽都市報》2011年4月27日,題目為《六旬老漢挖出一段清軍歷史》,作者:蘇燕梅。《海峽時報》2011年8月4日,題目為《楊成和與閩安古鎮》,作者:江小鷹。《福州開發區電視臺》2010年春季,專題片《扛起閩安歷史文化的老人--楊成和》,作者:林憲,該片榮獲福州市2010年紀錄片二等獎。福建師范大學歷史學家在該片中,還贊揚我的專著《福建閩安古鎮》是揭露臺灣分裂勢力的一枚有力武器。以上報道表揚均成過去,我的工作其實才剛剛起步。
我目前正夜以繼日,抓緊著述《閩安古鎮民俗》、《閩安軍事重鎮》、《圖說閩安古鎮》、《閩安古鎮導游詞》等著作,以上史料內容充足,采得百花釀成蜜,相信為期已不遠。我的目標和主見很明確,我對我們黨、我們的國家有信心,我要為閩安鼓與呼,做古鎮修復的先行者,為閩安建成中國知名旅游區和愛國主義陣地而努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1-05最美農婦周英和青年企業家林健先入選中國好人榜
- 2012-10-31“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蒞漳開展交流活動
- 2012-10-311. 臺州小伙子粗心大意100萬巨款錯匯給了老王,面對誘惑好人老王說:馬上轉賬!
- 2012-10-29他們都沒有留下名字 發生在一個派出所轄區的好人好事
- 2012-10-27“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會”在漳州舉行
- 2012-10-27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福建漳州)現場交流活動側記
- 2012-10-26本網直播全國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漳州)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