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福建十年道德建設重點回顧> 講文明樹新風 > 正文
晉江青陽才氣老漢棄商從文 “代書”27年
http://www.caoliu14.com?2012-11-05 09:56? 許雅玲?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八旬老顧客:
“他幫我寫了上萬字”
昨日下午,82歲的蔡阿婆步履蹣跚地走到尤阿伯的代書處,說要寫封信。
尤阿伯記得這位老客戶,她最近幾天都來請尤阿伯代書,上次是要寫信寄給她在菲律賓和香港的親人。當時,尤阿伯取出一張白紙、一支鋼筆,聽著蔡阿婆述說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信寫好后,尤阿伯默默地坐在桌旁,等待蔡阿婆恢復情緒,然后認認真真地讀給她聽,好似書信已經寄到對方手中。蔡阿婆說尤阿伯很少收她費用,“他說都是老人家,往來幾次也算老朋友了,已經幫我寫過上萬字了。”有時碰到一些家境較貧困的人來代書,尤阿伯也不收錢,“讓‘字’為人服務,也是‘字’的價值。”
尤阿伯剛開始做代書工作時,許多人來請他代為書寫其意,把口頭的變成規范的、合乎要求的書面材料,或家書,或呈文,或對聯、帖子什么的。而尤阿伯不僅熟悉簡體字和繁體字,還會鋼筆字、毛筆字,很受客人歡迎,生意好時一天可以賺到上百元。但五六年前,隨著手機、網絡等通訊手段的多樣化,來代書的人漸漸少了,一般一天來一兩個客人。“這個行當現在不賺錢了,一天就賺個幾十塊錢。”
和蔡阿婆一樣,找尤阿伯的客人多是老一輩的人。當然,也有一些年輕的客人,主要來代寫一些協議書、合同。過年的時候,也有些人來找尤阿伯代寫對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3-14泉州站前大橋命名黃龍大橋 名字典故源于明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