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聚起道德建設正能量—代表委員呼喚"永遠的雷鋒"
http://www.caoliu14.com?2013-03-04 15:37? 孫鐵翔 華春雨 張辛欣?來源:新華社
我來說兩句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新華醫療器械集團董事長趙毅新說,常常是在“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日來到的時候,全社會就像上了鬧鐘一樣紛紛行動起來學雷鋒,可紀念日一過,“雷鋒”也慢慢地淡出了公眾的視野。
“隨著社會飛速發展,有些被‘神化’和‘標簽化’的‘雷鋒’讓普通人覺得離現實生活很遠,讓人難以‘靠近’,導致出現了越來越多對學雷鋒的‘冷思考’。”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律師協會會長韓德云說。
事實上,當前人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同時對雷鋒與雷鋒精神的描述和傳承也悄然發生變化。
為了寫好《離開雷鋒的日子》劇本,全國政協委員、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編劇王興東曾4次去鐵嶺市登門采訪喬安山,并走訪了雷鋒班的多位戰友。他深有感觸地說,雷鋒精神的魅力來自生活、來自平凡,只有“平凡人”的雷鋒才是全國人民都可以學、都容易學的道德楷模。
王興東說:“如果我們繼續堅持把雷鋒塑造成一個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只會讓現代人對學雷鋒和雷鋒精神望而卻步,讓雷鋒回歸那個具體的人,那個平凡的個體,應該更加有助于人們理解和傳承雷鋒精神。”
“做好事反被誣陷或被嘲諷的現象也是影響學雷鋒熱情的原因之一。”來自雷鋒故鄉的湖南省委黨校教授艾醫衛說,這種現象有很強的放大效應,容易讓人們本能地‘保護’自己的行為和利益,從而用抵觸或回避心理面對學雷鋒。”
學雷鋒:“熱心一片”遇到“冷言冷語”怎么辦?
50年來,對雷鋒最經典的評價之一是: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做好事對于雷鋒來說是快樂的,但當前學雷鋒并不一定意味著就能獲得快樂。扶起老人卻被誣陷的事件在媒體上時有報道,做好事卻遭冷言冷語的情況在生活中也不鮮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3-04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電視電話會議強調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
- 2013-03-04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郭明義同志“當代雷鋒”榮譽稱號
- 2013-03-04福建省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會議在福州召開
- 2013-03-04福州開展7項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建設美麗福州
- 2013-03-04福州將開展7項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建設美麗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