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陳老就主動協助居委會辦好青少年夏(冬)令營,帶領學生參觀植物園、國防園和地震科普教育基地,請專家、學者為學生做專題講座。后來社區整合,規模擴大了,陳老感到教育下一代的任務更重了。他和社區居委會干部一起走家串戶,在做好調研的基礎上,牽頭創辦我市第一所社區家教學校,把轄區內的家長及其子女組織起來,編入同一班,一道聽課,一起學習,一塊參加活動。為了辦好家教學校,陳老自學了家教理論常識,赴漳州學習家教工作經驗,廣泛征求社區家長意見后,才動手寫出辦學方案,編寫教材和參考資料。請來有家教經驗的老師為家長及孩子講課,不定期組織學員外出活動,如參觀嵩嶼電廠、游環島路及火燒嶼燒烤等等,使家長和孩子們在共同的學習和參觀活動中交流感情,消除代溝,使家長能更好地教育培養下一代。社區內有一位讀小學四年級的女孩,因父親不在家,母親身體不好,曾三次逃學。陳老知道后,和居委會主任找到這個女孩,進行悉心教導,并親自送她去上學。從此,這個女孩成了思東社區家教學校特別關注的對象。陳老不僅做通女孩的思想工作,還給予生活上極大的幫助。功夫不負有心人,女孩不再逃學,能安心讀書,還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項青少年志愿者服務活動。陳老平時很關注弱勢群體的生活,他多次踴躍捐款捐物,并與居委會干部一起訪貧問苦,救災扶貧,把黨的溫暖送到居民家中。有一回,陳老聽一位殘疾人說起由于行動不便,連環島路都沒去過。陳老聽在耳里,記在心上,沒過幾天,他就借來一部大客車,帶上社區內的殘疾人及其家屬到環島路和海滄開發區去游玩,實現了他們盼望已久的愿望。
陳老退休15年來,一直當選為思明區人大代表。他認為要執行好代表職務,必須具備“三心”,即責任心、用心、恒心。他常常帶著筆記本,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聽取群眾意見,把“問題”記在筆記本上,并寫成建議向大會提交,促使群眾反映的問題得已解決。如本社區曾姑娘巷與后岸巷的底下水溝一直被堵,每逢下雨和臺風時,路面的積水涌進附近居民家中。陳老知道后,及時將此問題向人大反映,得到了有效地解決。選民信任他,他也不負眾望,確實當好了選民的 “代言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5-02好人洪兩德:堅持資助兩名四川貧困學子長達7年
- 2013-04-28好人洪兩德:義勇為達11次 買不起肉撿菜葉吃
- 2013-04-28好人洪兩德:見義勇為達11次 買不起肉撿菜葉吃
- 2013-04-22南安蓬華身邊好人林秀圭 以人民調解促平安建設
- 2013-04-22安徽好人張平辭職赴雅安災區 為救災兩度辭去老總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