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翁秀菊和劉少云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本想因有了希望,生活會越過越好,然而讓翁秀菊沒有想到的是,厄運卻接踵而至,落在了這個貧困家庭和這個弱小女子的肩上。
起初是患哮喘病多年的公公病情加重,只能臥病在床,不但增加了醫藥費,還得家人寸步不離地照顧;緊接著因水泥廠改制搬遷,丈夫劉少云和小叔子雙雙下崗。劉少云因腳有殘疾,走路多了,腳趾骨露出來,鮮血直流,染紅了捆綁的紗布,又加上失聰,多次找工作,無果返回,漸漸地連家務都幫不上忙。小叔子下崗后不久,便患上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而婆婆已年老體弱,幼小的兒子嗷嗷待哺,一家6口人,只能靠她一個人獨自撐著。
前幾年,翁秀菊在醫院做護工,干的活又臟又累。在醫院里,她利用空隙時間向護士討教護理知識,然后按照所學的知識照顧患病的公公。在公公病情加重住院的那段時間,他身體消瘦如柴,靠吸氧維持著。用盡了全家的積蓄,出院在家護理。有一回,她看到醫院里的病人用剩的氧氣要丟棄,便找醫院領導商量能否拿回家給公公用。醫院領導被她的孝心所感動,答應了她的要求。于是那段時間,她每天都要往返醫院五六次,有時常是在三更半夜。
這樣堅持到2010年2月,久病的公公離開人世。
小叔子長期患精神病,沒錢住院了就回家看護,每個月都要五六百元的藥費。病情不穩定時就,不僅會打罵家人,甚至會跑到樓道、操場亂喊亂叫,鄰居遇到了都害怕躲開。更難辦的是他吃藥問題,常復安神藥使他產生怕吃藥心里,秀菊就把藥片碾粉,拌進飯里,讓他吃。就是這樣吃久了又被他發現了,他很生氣不吃,翁秀菊沒有怨言和退縮,而是像哄孩子一樣,耐心地開導安慰小叔子,穩定其情緒,并定期帶他到專科醫院檢查治療。
翁秀菊的婆婆含著眼淚說:"真怕秀菊也病倒了,那老老小小5口人要咱怎辦?"秀菊握著婆婆安慰說:"我再辛苦幾年,這樣的困難總有一天會改變的。"秀菊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只要自己用心付出就能得到幸福。
省吃咱用為一家人。"我們這個家是不幸的,可我這個老太婆又是幸運的,上天給了我一個這么好的媳婦。秀菊進這個家,從來沒為自己添過一件新衣,幾乎都是揀親友的舊衣服穿。她在外面做得那么辛苦,回來還要和我一起做家務、照顧病人。沒錢買菜,我就和秀菊到后山自己種了些青菜,一年到頭幾乎沒買過肉,最常吃的就是米和青菜拌在一起煮的飯。十多年了,她從沒嫌棄過這個家。"翁秀菊60多歲的婆婆說起這些,已是潸然淚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9-04莆田“老好人”張玉清: 晚年生活因大愛而精彩
- 2013-08-27福州道德講堂遍地開花 德育深入市井 好人就在身邊
- 2013-08-20好人劉曉清:今生有書法為伴,我不再孤單
- 2013-08-19莆田“老好人”張玉清: 晚年生活因大愛而精彩
- 2013-08-19漳浦好人林志興:一個都不能少 漩渦中勇救3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