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沒有孝,就沒有人類的傳承。人生于世,長于世,源于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教給我們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辛勤養育之恩,終生難以回報。所以說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東山縣國稅局張佑發就是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新時代美德,三十年如一日,竭力奉養老人,在兄弟姐妹中樹立了榜樣,贏得了同事和鄰居們的一致稱贊。
張佑發,男,漢族,1964年出生,中共黨員。工作三十年來,恪守"君子入則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格言,無怨無悔地侍奉年弱多病的父母雙親,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料,譜寫了一曲敬老孝親的贊歌。張佑發的父親長期以來患有慢性皮膚病,且不定時地復發,一復發起來就必須前往福州治療。張佑發作為科室一把手,在安排好科室各項工作后,安頓好處在關鍵學習期的兒子后,夫妻倆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福州為父親看病。在夫妻倆的細心照顧下,張佑發的父親有了好轉。俗話說是藥三分毒,由于長期服用抗菌皮膚藥物,張佑發父親不幸去世。"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老父親辭世沒多久,張佑發的母親又病倒在床。全靠張佑發夫婦照顧護理,而且這一病就是臥床近十年。白天,張佑發的妻子在家做飯、喂養老人,張佑發則盡可能的抽時間給母親按摩,工作上的應酬、朋友之間的聚會他都盡量推掉,晚上的時候更是寸步不離的予以照顧,陪母親聊天。為了更好的照顧老人,張佑發專程到漳州購置一張1000多元醫院專用能升降的病床,并在房間安置電視、取暖器,解除老母親寂寞。同時,張佑發就在母親的病床邊鋪設了一張床,和妻子一起共同幫助母親穿衣、洗漱、喂飯、按摩、燙腳、通便。每天都重復著這些繁瑣而又必須的護理步驟。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可張佑發卻用實際行動改寫了這句話。在張佑發夫婦的悉心照料下,張佑發的老母親精神一直很好,逢人就說:"我之所以能熬到現在,全是托兒子、兒媳的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9-04莆田“老好人”張玉清: 晚年生活因大愛而精彩
- 2013-08-27福州道德講堂遍地開花 德育深入市井 好人就在身邊
- 2013-08-20好人劉曉清:今生有書法為伴,我不再孤單
- 2013-08-19莆田“老好人”張玉清: 晚年生活因大愛而精彩
- 2013-08-19漳浦好人林志興:一個都不能少 漩渦中勇救3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