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登高地圖
【清源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中國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雄踞泉州城區北部,海拔498米,勝跡遍布。
【仙公山】又名雙髻山,位于洛江馬甲,主峰海拔758.5米。山巔絕頂,崖刻“觀日臺”,萬頃滄波,一輪噴薄,稱“云臺觀日”。
【紫帽山】位于晉江紫帽鎮,常有紫云覆頂,故名。層巒疊嶂12峰,以左右二峰最雄峻,最高處海拔517.8米。右峰之巔有凌霄塔,明造,1990年僑胞捐資重建。
【靈源山】在晉江安海鎮北,距泉州城24公里。最高峰海拔305米,南眺大海,北顧泉城。《棲霞藏藁》載:“郡治負三臺而挹羅裳、靈源之勝”。
【靈秀山】該山在石獅市區西郊,距泉州市區25公里。山勢逶迤跌宕,海拔174米。近鄰新城,遠接海天,深滬灣帆影,姑嫂塔清姿,歷歷在目。
【九日山】位于南安市豐州鎮,距泉州市區7公里,海拔約90米,俯臨晉江。現存有摩崖石刻、翻經石、彌陀雕像等,摩崖石刻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歷代名宦、高僧、騷人墨客紛紛來游,留下詩文170多篇。
蓮花峰在九日山北1公里處,上有巨石八瓣,儼然一蓮。蓮花峰還有不老亭、鐘鼓石、古名賢書室、僧人掛錫等古跡或遺址。產茶“石亭綠”。
【天柱山】位于南安蓬華鎮境內,又名萬壽山,以宋代古廟而聞名海內外,海拔1033.5米。身處山中,看花開花落,望云卷云舒,隨他起云落月。
【筆架山】筆架山位于惠安縣紫山鎮,海拔752.3米,是惠安的最高峰。山頂三峰相連,猶如筆架。筆架仙公寺傳說因祀“何氏九仙”而名。
【科 山】位于惠安縣城西郊,距泉州城30公里,北宋盧瞻于此結廬讀書,后登科,邑令鄭子清書“登科山”勒于崖壁。科山緊傍城區,山不高,域不廣,如玲瓏剔透的盆景。宋王十朋游后稱許:“堪與蘇州虎丘媲美”。
【凈峰山】在惠安縣城東南小岞半島岬角,距泉州城45公里,又名錢山、尖山。海拔95.8米,周圍2000米,孤峰獨聳,瀕水凌虛。弘一法師稱:“小山之石,玲瓏重疊,如書齋幾上所供之珍品。”
【清水巖】在安溪縣蓬萊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有一座千年古剎,海拔767米,景色宜人。古跡以宋代“帝”字形祖殿和《巖圖》碑刻最為珍貴。
【鳳冠山】簡稱鳳山,在安溪縣城北。主峰海拔520米,云靄縹緲。此地唐已開辟,而今廟宇輝煌。
【魁星巖】在永春縣城西郊的奎峰山麓。原名詹巖,宋鄉人顏應時、陳樸在此讀書,后登進士,因改名奎峰山、奎星巖。
【百丈巖】位于永春蓬壺,又名馬氏山,海拔892米。“一峰孤出插青天,百丈崔巍燭樣傳;真個凌云惟咫尺,不知何代隱三仙。”(清·施瑯)
【戴云山】“閩中屋脊”,主峰在德化縣赤水鎮,海拔1865米,是晉江流域與閩江流域的分水嶺。戴云山為天然綠色寶庫,有不少國家級、省級珍稀動、植物。
【九仙山】地處戴云山脈,在德化縣赤水鎮。絕頂為“五尺天”,海拔1658米。建于1955年的九仙山氣象站海拔1653.5米,是全省唯一的高山氣象站和重要的天氣預報指標站。
【石牛山】位于德化縣東部水口鎮,距德化縣城40公里。山、林、洞、瀑為石牛山奇觀,是福建著名古火山,斷裂構造發育,斷崖絕壁,雄偉險峻,保存大片較原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本組文字參考了《泉州市志》等資料)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