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譯文
萬物生長在天地之間,人是最為寶貴的。只有人能盡為人之道,所以與其他物種不同。圣人、哲人這一品級的人高超、高遠,他們雖有先有后,但準則都是統一的。如果能敬慕這些對事理覺悟早的人,接受他們的教誨,那么就可以達到圣人的境界。
我家是操行清白,出于稱為"關西夫子"楊震后裔。其后裔做官徙居建安,世世代代都是品德美盛。我的祖父(楊達卿)為人向來寬容厚道,樂意做好事,重于信義,施舍財富,周濟族親,散發糧食救濟貧困的人。以忠誠耿直化解強暴,仁愛施于公眾。至今的大富山,萬木還是成蔭茂盛。
積德遺留給子孫,孕育著喜慶,集中祥瑞。我的父親(楊伯成)能夠繼承先德,傾慕而報答父母深厚無窮的恩德。呀,我要服膺遺訓,使祖先的事業永久傳承下去。我致身府學就讀,奮發立志取得科第。開始授翰林院編修,帝王的園地實在莊嚴之地。兼職春坊這重任,最高職務達文淵閣大學士。淺薄諒必難取勝,深得寵幸榮輝,應該勇于輔佐皇帝。于是只有像葵藿傾向太陽的衷心,怎么肯背棄開初的心跡。永遠繼承先德,怎么樣去垂范后人。
只是你年已二十,馬上就要成人。骨肉兄弟應當難以相忘,要懇切深厚的情意加以開導。祖宗的恩德深切,歲時要鄭重和恭敬進行祭祀。進奉先祖要有真誠、敬重的心,進獻的物品必須豐盛齊備。要親自服事供奉老人,要極力推重孝順父母,敬重兄長。早上向父母問安,晚上服待父母就寢,兄弟之間要友愛親密。自己立足于社會,要期望聲名昭著,學習優秀,如果有余力就出仕任職。侍奉上級要盡心竭力,對下屬應當施行仁慈。尊崇先祖崇尚和諧和睦,推究本源恩念先祖世系。輩份高低、秩序要遵守人倫,做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這樣溫和永遠無盡。夫婦之間要互相敬重,和諧生活,這樣百事都會順遂。子女要嚴加訓育,即使愚鈍無知通過訓育也會產生出智慧。親戚要看重歡樂友好,來往恩情交情深厚,豐盛或節儉以適宜為好,禮節不可廢棄。管理仆人的確要有道理,使用時均衡勞逸。勸勉懲罰必須根據情況衡量,寬容、嚴歷要相輔而行。居在家鄉要謙虛謹慎,言詞、面色不要嚴厲殘酷。自始至終都要以誠相對,表里如一。還應當勤奮研究學問,起得早,睡得晚,日夜勤奮不懈。道德、性情貴在身心的修養,經過雕琢的玉石,方能成為器物,人經過磨練,才能成才。應當加強修治功力的鍛煉。要糾正錯誤,勉勵自己,不要不求上進。為師之道貴在尊嚴,人的行止必須要有禮,唯有教學之年,講授務必精密。選擇朋友必須比自己優秀的,要謹慎,切勿為了奔走權門,為依附勢力而交友。所珍貴的是道義的朋友,所珍貴的是友情契合的朋友。別人有短處不可去張揚,不可持自己的長處稱強。隱瞞別人的壞處,只宣揚別人的好處。災殃、恥辱只有由自己消除。切切不可輕率,任意行事,切切不可專力于游戲、玩耍。更須要禁戒貪財、吝嗇。要謹慎不要飛揚、放縱、驕橫放肆、目中無人。播種和收獲等農業勞動最為艱難,養蠶紡織在世上是不容易的事。官府的稅賦應當先繳納,家庭財產不能過度浪費。衣服、食用不能奢侈,屋室不要追求華麗。語言要注意不要胡亂發言,舉動要注意不要放縱任性。平時所執持的志行品德要防止放縱、過失,是好是壞要認真細究不要偏向一方面,忽視或廢棄另一方面。安守本分、規矩老實,做事情不要強求,居心不要妒忌別人。批評稱贊一件事物,不要隨便亂說,得失不要隨便議論。克服對自己寬容,才有度量,克制忿怒,對解決事情才有幫助。做事有分寸,該停止就停止,這樣就沒有危險不安。凡事能夠知足,就不會受到恥辱,不可貪得無厭,要抑制嗜欲,克制憤怒,能消除不良后果。
夏朝開國君王大禹,難道不是圣人?但他聽到有益的話,馬上拜服。應思慮會發生危急的情況,要厭惡美酒的時光。要珍惜時光,周武王周公(周旦)位居宰輔,才能賢德無人能及。忙的時候,周公洗澡的時候,都有人要見他,周公握著濕頭發從俗室跑出來,接見完了,又回去接著洗,反復多次,虛心對己,禮賢下士。顏淵、曾參都是大賢,圣人之道靠他們發揚光大。孔子說:"不合禮制的事不看,不合禮制的話不聽,不合禮制的話不說,不合禮制的事不做"。顏淵都遵照孔子的要求去做,每天注意多次反省自己。自滿招來損失,謙虛得到好處。重情義并克制縱欲的人,有人跟隨他,敬肅不怠慢并能克服懶怠的人,吉祥如意。禍福的降臨,并非天定,沒有定數,實際上都是自己招致的。心地光明,暗中不作壞事,不走歪門邪道。人的一舉一動,受到大家嚴厲監視,做了壞事,絕對隱瞞不住。人積默默地積德行善,這樣才能積下陰功。
我對你教悔不倦,你應當深刻反省銘記。這些雖然淺近的言詞,實在是意義深遠、重大,你們要牢記。特別是動蕩變亂,遇到困難之時,更應當警戒激勵。不要虛有儀表,不要面對墻壁而立,而一無所見,成為不學之人。見到賢人就要想向他看齊,要敬慕崇高道德如山的人,要小心謹慎,如臨險境,始終要謹慎人事。興家、持家要牢記此訓言,而且要傳之子孫后代,這樣,我們也許可以無愧于生存與天地之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