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黃獻闊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他有一個雷打不動的規矩,就是對患者分文不取。2009年,同安五顯的患者蔡某得了怪病,無法小便,肚子一天天鼓起來,上醫院不見好轉,眼看支撐不下去了,他的家人找到了黃獻闊,并許諾,幫忙醫好病,愿意送上7萬元。最后,黃獻闊治好了蔡某的病,對方堅持將存折給他,他當天又把存折還了回去。為了節省費用,并確保患者能用上最好的藥,17年前,黃獻闊在山上種了300多種中草藥。
自拆房屋,帶頭建設美麗和諧新農村。"每當我們走在這樣平坦、寬闊的道路上,看著兩旁建得井然有序的房屋,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黃獻闊,心里很是感激。"村民黃腰治說。黃獻闊當村長時,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動員全村共同建設新農村。從村長的位置上卸任后,并沒有"卸掉"黃獻闊的壓力。在后來的舊村改造新村建設中,黃獻闊第一個站出來把自己的房子給拆了。對于一些想不通的拆遷戶,黃獻闊必定每天晚上要上門逐個做思想工作。在他的影響下,每天有近十戶村民與拆遷部門達成拆遷協議。
和諧村莊在黃獻闊眼里,是大家都過得和樂美滿。只要有哪家夫妻吵了嘴,哪家兄弟不和,他都當成是自己家里發生的事一樣,必定會上門調解和好。
撿拾廢品,資助困難群眾不求回報。到過黃獻闊的住處,很多人都詫異了,其居住的條件竟是如此簡陋。家門口,還有像"小山"一樣的垃圾。而這些垃圾,在黃獻闊眼里也成了"寶貝",因為這些還可以賣不少錢。賣垃圾得來的錢,黃獻闊全都用在困難學生和老人身上。這個年過七旬的老人,每天要"工作"16個小時,除了把大部分時間給患者外,其他時間就用來撿垃圾、種果樹、養豬牛。老人的辛勤勞動,僅僅是為了讓村里有困難的人過得更好。幾年來,先后捐款5萬余元,資助35名孩子上大學;過年時,村里較困難的老人還能收到他送來的棉被、衣物等日用品或"慰問金"。
熟悉黃獻闊家境的人,都清楚老人其實不愁吃穿,因為他的孩子是當地有名的企業家。常常有人不理解黃獻闊為什么放著舒服的日子不過,而要選擇"苦行僧"式的生活。面對這個問題,黃獻闊總會很自豪地說,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29武平縣啟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進基層巡講活動
- 2014-04-25寧化縣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訪談活動
- 2014-04-25涵江區積極培育“好人土壤” 爭當好人蔚然成風
- 2014-04-17上杭縣戶籍協管員陳長林:播撒愛心的“福建好人”
- 2014-04-16福清最美海島醫生王錦萍成“中國好人榜”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