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貫穿于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各領域,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覆蓋到所有學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不斷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適應青少年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創新中小學德育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引導廣大家庭和社會各方面主動配合學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社會風氣鞏固學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會與學校攜手育人的強大合力。
(五)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注重發揮社會實踐的養成作用,完善實踐教育教學體系,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打造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高職實訓基地、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組織青少年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愛心公益活動、益德益智的科研發明和創新創造活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和勤工儉學活動。注重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強學校報刊、廣播電視、網絡建設,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培育和周邊環境整治,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六)建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堅持師德為上,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健全教師任職資格準入制度,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形成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著重抓好學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建設。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增強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三、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經濟發展實踐和社會治理中
(七)確立經濟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出臺經濟社會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開展各項生產經營活動,要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做到講社會責任、講社會效益,講守法經營、講公平競爭、講誠信守約,形成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政策導向、利益機制和社會環境。與人們生產生活和現實利益密切相關的具體政策措施,要注重經濟行為和價值導向有機統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實現市場經濟和道德建設良性互動。建立完善相應的政策評估和糾偏機制,防止出現具體政策措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背離的現象。
(八)法律法規是推廣社會主流價值的重要保證。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到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實踐中,落實到立法、執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個方面,用法律的權威來增強人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厲行法治,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注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要求上升為具體法律規定,充分發揮法律的規范、引導、保障、促進作用,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法治環境。
(九)要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融入制度建設和治理工作中,形成科學有效的訴求表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最大限度增進社會和諧。創新社會治理,完善激勵機制,褒獎善行義舉,實現治理效能與道德提升相互促進,形成好人好報、恩將德報的正向效應。完善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學生守則、行業規范,強化規章制度實施力度,在日常治理中鮮明彰顯社會主流價值,使正確行為得到鼓勵、錯誤行為受到譴責。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4弘揚文明新風尚 踐行核心價值
- 2014-03-24弘揚文明新風尚 踐行核心價值
- 2014-03-11以核心價值凝聚精神動力
- 2014-02-27看嘉興名人家風 細述詩禮傳家的核心價值 家風傳承愈顯重要
- 2013-07-31城市品牌要有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