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那年,張淑霞經人介紹和馮厝的普通青年孫永明相識,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隨著孩子的出生,小小的家庭充滿了歡樂的笑聲。在張淑霞32歲的時候,她的天空仿佛瞬間崩塌了,先是公公重病住進醫院,接著丈夫孫永明在蓋烤煙房的時候摔傷了脊椎,直接造成下肢終身癱瘓。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年幼的兒女和年邁的婆婆,張淑霞欲哭無淚。為醫治丈夫的病,她竭盡全力,家里的錢和借來的錢,像流水一樣很快流走了,留下的只是悲傷和迷惘。她知道,丈夫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樣。最初的時候,張淑霞也曾猶豫過、斗爭過。作為人妻,她深愛著自己的丈夫;作為人母,年幼可愛的孩子們需要她;作為人媳,年邁的婆婆依靠她。她反反復復地想:我走了,躺在床上的丈夫吃喝拉撒怎么辦?孩子們又該怎么辦?婆婆又由誰來養老送終?這些問題就像亂麻一樣纏著她,折磨著她善良的心。這個家太需要她了,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她。看著可愛的孩子,看著自己深愛的丈夫,張淑霞沒有走出這個家門,她毅然勇敢地挑起了這個家的重任。
?
既然選擇留下,就堅強面對。每天,張淑霞做飯、下地干活、洗衣服,家里家外的重擔“一肩挑”。當別人還在睡夢中時,她已經在地里開始忙活了。僅靠種地賺錢維持家里的開支是遠遠不夠的,農閑時張淑霞四處找活兒干。
勞累了一天,回家后又得忙著照顧丈夫,幫丈夫按摩、擦洗身子,每天都要忙到很晚。為了減緩肌肉萎縮的程度,有時張淑霞整夜整夜地不睡覺為丈夫捶捏按摩。照顧癱瘓病人,煩瑣又重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張淑霞丈夫悉心照顧,不離不棄,從沒有一句怨言,沒說過一句累。“只要他好好的,孩子們好好的,婆婆好好的,就是我最開心的。”張淑霞笑著說。
在丈夫癱瘓的15年間,張淑霞總是小心翼翼地照顧著,整天為丈夫牽腸掛肚。為了照顧丈夫,在這15年里,她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深夜或凌晨要起來為丈夫導尿、翻身,白天背著體重是她兩倍的丈夫,到院子里曬太陽;在這15年里,她不僅僅在起居飲食方面照顧得當,而且精神上也時常鼓勵丈夫;說到妻子,丈夫孫永明有著說不出的感激,“如果不是她,這個家早就散了。”
如今,家里的孩子都長大成人,政府為他們辦理了低保,家庭負擔減輕了很多。開朗的張淑霞和丈夫相信,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01福建省電視臺《福滿人間》欄目組聚焦“中國好人”姚孔德
- 2014-06-30莆田市組織“身邊好人”開展網絡文明傳播志愿服務
- 2014-06-27三明創建文明城市紀實:山城好人多 滿眼文明風
- 2014-06-23"身邊好人聯誼會"抱團行善溫暖社會 文明孵化器
- 2014-06-23"好人"抱團行善溫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