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樣的愛,會讓一個人愿意用37年的時間去守候?是怎樣的愛,會讓一個人獨自撫養一個與自己非親非故的孩子?是怎樣的愛,讓一個患有先天性軟骨病的孩子健康成長?在晉江英林鎮港塔村, 81歲高齡的莊茉莉老人,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詮釋這樣一份大愛。
"既然遇到了就不能丟棄"
說到"大頭",莊阿婆說:"既然遇到了就不能丟棄"。37年前,44歲的莊阿婆給一戶人家當保姆。'大頭'的母親在香港生下了他,可帶回晉江,卻發現他有先天性軟骨病。孩子滿月時,'大頭'的爸爸媽媽便突然不見了。莊阿婆說:"從那以后,再也沒見過'大頭'的父母了"。之后的37年,莊阿婆便成了"大頭"的媽媽,獨自一人將他撫養長大。
三面墻、一塊布,不足十平方米的屋子,便是莊阿婆的家;一塊長椅、一塊石頭架著一塊木板,便是他們的"床"。土坯房外是艷陽天,土坯房內卻只是幾縷陽光;時不時從破舊的木門、殘缺的墻縫滲進的風,讓人陣陣發涼。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莊阿婆卻讓大頭健健康康成長,每每提到'大頭',莊阿婆總是心疼地說:"大頭吃得少,很瘦,肢體又活動不開,只有四十幾斤重。"因為沒法翻身,"大頭"也就沒穿衣服,每天都是蓋著棉被。每次給"大頭"整理棉被時,總能看到'大頭'"皮包骨"的上身和萎縮的手臂。從小到大,'大頭'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照顧他的一切都是莊阿婆一個人在弄。我就在想,"碰到了,就不能丟下"。
再難,也不放下"大頭"
莊阿婆的丈夫早年便已過世,留下三兒一女。今年58歲的大兒子還未結婚生子,在村里的寺廟里幫忙打掃,勉強糊口;二兒子結婚生子,主要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生活比較困難;至于,小兒子和女兒早已不知去向。但生活的拮據并不影響莊阿婆對"大頭"的好。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敬在心里。
趴在床上的"大頭"時不時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但因為先天性軟骨,"大頭"不大能說話,只能說一些只言片語。然而,雖然只是"吱吱呀呀"的聲音,莊阿婆卻能一下子理解"大頭"想表達的意思。"照顧這么久,一兩聲也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了。其實,他現在還像小孩一樣。"
2003年,莊阿婆的二兒子在政府的幫助下蓋起了石頭房,"兒子都叫她去住,她就是因為'大頭'才一直住在這。"港塔村主任王麗理告訴記者,2013年,莊阿婆因眼睛不適住院了,兒媳婦來照顧"大頭","還沒兩天病沒好就出院了,她就是不放心'大頭'。" 莊阿婆慈愛的眼神中透著擔心,"我已經80多歲了,能照顧他的日子其實也不多,可我又能把他托給誰呢?
不是親生,更勝親生,"母子情"感動社會
"大頭"叫莊阿婆"阿姨"。有人問莊阿婆,想不想聽到他叫你"媽媽"?"叫不叫我媽媽沒關系的,只要我把他當兒子就好了。"記者問"大頭",你想不想叫她"媽媽"?"大頭"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一直都是我的媽媽。"
村主任王麗理說,莊阿婆是村里的低保戶,"大頭"沒在晉江落戶,辦不了殘疾證明或低保戶,村里只能經常去慰問他們,在經濟上給予適當照顧。而莊阿婆和"大頭"的事情經媒體報道后,也得到了不少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注,志愿者們多次上門看望莊阿婆,給她和"大頭"送去日常用品和提供幫助。
英林鎮一企業聽說莊阿婆她的事跡之后,準備出資幫助莊茉莉老人翻修危舊房屋。除了翻修房屋之外,還將水電設備等一并升級改造,她的養子"大頭"將更換一張新床。而翻修后的房屋面積,將比莊茉莉現在居住的大很多。得知自己的房屋將翻建而且變大,莊茉莉老人很是高興。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22明溪縣:建立社會撫養費個人信用體系管理制度
- 2014-07-22父親離開母親獨自撫養姐妹倆 寒門女生勵志圖強
- 2014-05-12喪夫之痛化為堅強力量 她十年堅守菜攤撫養女兒
- 2014-02-28專家提醒:隔代撫養的11個提醒
- 2013-03-21“87歲老人獨自撫養9歲孫女”后續 收到1萬多愛心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