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基鉅,沙縣青州鎮朱源村村民。51年來,不畏風霜雨雪,不計酬勞,自掏腰包"充電",甚至放棄離開邊山村的機會,守護照顧著鄉親的健康,成為村民的"親人"。
在沙縣青州鎮朱源村,有這樣一名老村醫,他24小時"待命",不畏風霜雨雪出診,甚至將衛生所當成了自己的家。他叫張基鉅,堅守朱源村51載,足跡遍布邊遠村的每一個角落。他以瘦弱的身軀肩負著照顧500多位常住村民健康的重任,成為鄰近村民眼中的"親人"。
扎根農村行醫51載
8月19日一早,沙縣青州鎮朱源村衛生所,不少村民已排好隊等候張基鉅看病。此時,張基鉅正專心致志地為一位村民量血壓。針對測量結果,張基鉅給出飲食、用藥的建議,對方聽后連連點頭。
張基鉅今年79歲,朱源村人。1958年,張基鉅退伍返鄉種田,1963年,村里要建衛生所,配備衛生員,張基鉅抓住這一機遇,到高砂衛生院培訓,自此,他便扎根朱源村,當起了"赤腳醫生"。后來,張基鉅不斷豐富自己的醫學知識,參加縣衛校、縣中醫培訓班,并獲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正式成為一名鄉村醫生。
沙縣青州鎮朱源村距鎮上25公里,是全鎮最遠的村子,村民一有感冒發燒,首先想到的是張基鉅。有時,天還蒙蒙亮,就有患者來敲門,晚上剛入睡,急診的病患又來"拜訪",節假日,村民有需要,張基鉅照常出診……
一次,凌晨時分,張基鉅接到急診電話,7歲男孩張開豪高燒40度以上。聽完,張基鉅連忙拿上藥箱,帶上手電筒就出門了。張開豪一家住在后山,山路難行,張基鉅一路踉蹌才到達目的地。為男孩打完針,開了退燒藥,他還留下來觀察半小時,確認孩子無礙才放心離開。此時,已是凌晨2點多。
早些年,張基鉅的妻子臥病在床,他就家里、衛生所兩頭跑。后來,妻子病故后,張基鉅將更多的時間放在治病救人上。這幾年,張基鉅索性就住在衛生所,村民一有個頭疼腦熱,到衛生所,總能找到他。
10元不到的處方價
村民謝開榮上山砍柴不慎摔倒,被劈山刀砍傷動脈大出血,張基鉅及時用止血帶止血,為他進城就醫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村民吳水英在廚房被蛇咬,張基鉅聞聲趕去為她清洗、消毒傷口,并通過拔罐器將毒血吸出……一次又一次,張基鉅在危急時刻,守護著村民的健康,卻從不計較回報。早年,村里按工分分配,張基鉅靠上山下田賺工分維生,經?;罡闪艘话?,就被喊回去看病,工分少掙不說,他還常常為家境困難的村民免費看病?,F在,在朱源村衛生所,不僅測量血糖、血壓免費,即便是重感冒,診金加上藥費也不足10元。
衛生所要配備充足的常用藥,為此,張基鉅每個月都要到青州衛生院補給藥品。朱源村交通不便,他就打電話從鎮上叫車,往返一趟要花費近80元的路費。
曾經,張基鉅有去沙縣高砂畜牧場就業的機會,但是他拒絕了。張基鉅說:"既然選擇做一名鄉村醫生,就要有始有終。山里百姓的生活不富裕,能給他們看病,為他們減免一些醫藥費,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現在,張基鉅每月的診療收入加上政策補貼依然不足500元。
張基鉅認為,只有擁有了良好的醫術,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多年來,他堅持自掏腰包"充電"。今年79歲的張基鉅,還自費購買了許多中、西醫療書籍,利用業余時間更新自己的醫學知識,為村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張基鉅的醫者仁心在遠近村莊被傳為佳話,時常會有南平地區的患者慕名前來就診。
裝在心里的"健康檔案"
"朱源村60周歲以上的老人50多人,80周歲左右的20多人,行動不便的高血壓患者4人……"對于村民的基本情況,張基鉅了然于心。
高血壓、高血糖是村里老人們的常見病,細心的張基鉅還為他們建立了健康檔案,詳細地記錄患者每一次血壓、血糖的測量值及用藥,對比血壓、血糖變化,準確用藥。
其實,行醫51載,更詳細的健康檔案早就裝進了張基鉅的心里。去年12月,30多歲的村民茅必堂感冒后飲酒,身體不適,吃了母親采的草藥后出現呼吸困難,手腳冰涼的癥狀。張基鉅回憶,茅必堂早在七歲時就出現過草藥過敏的情況,因此,張基鉅及時為茅必堂打了急救針,開了抗過敏的藥,茅必堂這才好轉起來。
村民章桂英八年前曬谷子時不慎摔傷,造成脊椎突出壓迫神經,偏癱在床。四年前,章桂英又出現血壓偏高的情況,從此,張基鉅每周都不忘上門為她免費測量血壓。
時光荏苒。當年跋山涉水行醫的張基鉅,如今已兩鬢斑白。這幾年,張基鉅矽肺的老毛病使他經常咳嗽、氣喘、胸悶,家人也因此多次勸張基鉅回家頤養天年。但是,村里目前沒有村醫的接班人,張基鉅始終放心不下鄉親們。
"和村子里的一些老病號呆久了,就像是親人一樣。"張基鉅說,"雖然我的年紀越來越大,但我樂意為村民治病。只要我還在一天,就要繼續為村民服務。"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5-06賴燕芳:五年愛心奉獻資助貧困孩子
- 2015-04-30弘揚五四精神·奉獻青春熱血
- 2015-03-31陳鳳潘:盡職奉獻十余載,念好一方“安全經”
- 2015-03-26南平市建陽區:愛心奉獻學雷鋒 志愿服務暖人心
- 2015-03-03楊瑩:奉獻環保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