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一只大鳥飛撞在教學樓上,隨后掉落操場。經查,這只大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鷴,雌性。于是,他借助這大鳥的這一“撞”,開展“管住嘴巴,送白鷴回家”活動,倡議全校師生愛鳥護鳥活動,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管住嘴巴、不吃野生動物”的思想,該活動受到福建日報、中國日報、臺海網、搜狐、新民網等媒體關注。
他還熱心公益事跡,不遺余力地參加扶殘助學、扶貧濟困、敦親睦鄰、關愛孤寡、清潔家園等社會公益活動,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傳遞著正能量。2013年的一個周末,二年級鐘麟同學在家里玩煙花不慎炸傷脾臟急需住院治療,這給原本就十分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4口之家3個成人均為殘疾)。陳老師立即倡議并帶頭捐錢捐物、幫做家務、輔導學習……
根于大山默默奉獻。近年來,陳偉光先后在全國、省、市發表了100余篇教學論文,參與國家級課題研究并執教觀摩課,先后主持了省級課題5項,課題成果全國獲獎6次,省級獲獎4次,多次受聘為省級培訓班授課教師。他指導的《關注入侵生物,保護生態環境——武平縣象洞鄉新崗村入侵紅火蟻的調查與探究》、《愛糧節糧,科學用糧》等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研究性學習等成果,國家級獲獎20余人次,省級獲獎16人次,2014年《愛糧節糧,科學用糧》項目獲全國一等獎,打破了龍巖市中小學生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的零記錄。2015年8月《創新,我們在行動》項目再次榮獲全國一等獎。
隨著教育教學成果的不斷豐碩,他從普通教師成長為特級教師、全國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骨干教師、省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省學科教學帶頭人、省小學新課程核心組成員、省校外教育專家庫候選人……。當地及沿海城市的一些名校紛紛向他伸出橄欖枝。有不少朋友勸他離開貧困落后的山區,尋找更大的平臺……然而,他拒絕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始終堅守在象洞這一偏僻的小山村……
在陳偉光老師身上,我們看不到驚天動地的事跡,看到的卻是一名普通山村教師一顆忠誠教育事業、樂于奉獻的虔誠之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05劉雪梅:用汗水譜寫敬業奉獻之歌
- 2014-12-31廈門西邊社區:“道德講堂”傳遞敬業奉獻之風
- 2013-11-25用敬業奉獻亮出愛的名片
- 2013-10-31請多給敬業奉獻者一點關愛
- 2013-10-16蓋軍銜榮膺福建“敬業奉獻模范” 輿論稱“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