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職守 救死扶傷
在他眼中,“病人的要求就是最高指示。”因此,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他都處于待命狀態,只要患者求診,他便會立即背上藥箱趕過去,時常半夜出診,天亮才歸。不管炎炎夏日,抑或數九寒冬,風雨無阻,有求必應。“一夜出診兩三次、一頓飯吃三四次是常有的事情,甚至有時理發理了一半,患者家屬趕來求助,我便帶著‘陰陽頭’出診,一路上被人笑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交通條件差,每次出診他只能步行;八九十年代有了自行車,他幾乎每年要騎壞一輛車;后來,又學會了騎摩托車、電動車。如今,年紀大了,家人不放心他騎車出診,女兒女婿就成了他的義務駕駛員。
一次,吳子云和另一名村醫步行到12公里外的米溪自然村為孩子接種疫苗。行至半途,心動過速的老毛病犯了,他就勢坐在山道上,依靠自己的經驗進行調節,讓心臟慢慢恢復常態。同事見他痛苦扭曲的身軀,勸他返回家中休息調養,但吳子云說,疫苗不及時注射會報廢,就可能影響孩子們接種。他掙扎著站起身,撿了根木棍,繼續往前走,堅持著把預防工作做好。
懸壺濟世 真愛無價
長期的農村醫療工作,吳子云積累下豐富的急救經驗,把一個個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2003年夏天,一位村民不慎被電擊倒,命懸一線。吳子云趕到現場時,這位村民的家人哭成一團,束手無策。有人建議立即送大醫院搶救,吳子云斷然阻止。他一邊打電話與鎮衛生院聯系,要求派車和醫生前來增援急救,一邊和村衛生所的另兩位醫生輪流為患者做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壓。經過半個多小時的現場搶救,這位村民蘇醒過來,趕到的鎮衛生院院長對吳子云豎起了大拇指。
如今,吳子云年近七旬,身患多種慢性疾病。子女都勸他別干鄉村醫生了,吳子云說:“鄉親們信任我,需要我。我愿意為鄉鄰們的健康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有的村民經濟條件不好,看病抓藥只好先賒賬。50年,賒過多少賬,他已記不清;很多欠賬時間一長,老吳就把它抹了。他說,錢乃身外之物,鄉鄰健康比什么都好。
醫乃仁術,大醫精誠。吳子云五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堅守在平凡的醫務崗位上,深受群眾的信任和尊重。逢年過節,常有村民送來蔬菜、水果、米糕等,以表感激之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2-01全國網絡媒體集中報道 “中國好人”莊茉莉
- 2015-12-01一月內兩位福州好人榮登"好人365" 雙倍正能量溫暖榕城
- 2015-11-30"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11月"好人榜"結果
- 2015-11-30免費體檢買意外險 “石獅好人”享受多項禮遇幫扶
- 2015-11-24劉柏榮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福建全媒體融合報道